2)第一百五十四章 契约精神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约精神,背后畏惧的还是真正的实力。

  否则,就算你和对方达成了协议,对方就硬不执行,你怎么办?凉拌。

  这种事,在80年代初期和西方打交道的时候经常出现,以至于国家吃了很多暗亏都还不知道,直到后面才发觉已为时晚矣。

  经历了在机场的这次保证金风波之后,考察团的所有人再也没有任何对钟白小瞧的意思了。

  因为这小子除了专业技术了得之外,在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这块,显然比吴小平这个外事部门派来的秘书还管用不少!

  法兰克福到日内瓦,537公里的旅程对于乘坐飞机的大家而言,仅仅只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当地时间傍晚,在经历了差不多40个小时的旅程后,考察团终于平安抵达了日内瓦国际机场。

  华国驻瑞士大使馆派出一名叫做王松的工作人员在机场出口接到了他们,带领大家登上了一辆本地租来的十二座中巴车。

  “因为各位领导长时间乘坐飞机比较疲惫,大使馆这边就近订了比较安静的诺沃特酒店保证休息,这家酒店就在机场附近,条件比市区内的要稍差一点,还请各位领导不要介意。”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打开国门,前往西方国家的考察团数量每年都在迅猛增长,而这时候能出国的人多多少少职位都不低,王松接到大使馆接待任务之后,也没来得及细看单子就出发了,除了吕旭东之外现在一时半会儿也分不清谁是谁,索性就用一句“各位领导”作为代替,反正这样谁也说不出半句不对。

  “怎么会介意呢?还是你们这些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最辛苦,谢谢小王。”吕旭东还是颇有领导风范的回道。

  “谢谢小王啊。”大家热情的感谢声在车内此起彼伏,弄得王松反而有点不好意思的站起身来连连摆手。

  也不怪大家这么热情,实在是因为这几十个小时的旅程下来,不但累人,中途各种各样的经历,也让考察团的人没有了在国内那种身为领导的感觉,更多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连外国普通人都不如的感觉。

  眼下好不容易见到一位本国大使馆的工作同志,这么亲切热情的安排一辆舒适中巴车来接机,又一口一个“各位领导”,这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当然是平时体会不到的,所以一位位厅长、处长们的感谢声倒是真的发自肺腑,没有了平时的官腔。

  “对了小王,专利局这边后续具体行程安排有没有给大使馆通报过?”吕旭东问道:“我们这边收到的传真只是瑞士专利局一个很笼统的安排。”

  王松立刻点头道:“有的。吕厅长,按照天河省工业厅发来的函件,咱们这边已经提前同瑞士专利局相关部门的人员联络过,他们的安排在这儿。”

  说着,王松就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写着德文的资料,又用眼神扫了一圈问道:“哪位是翻译?”

  吴小平刚刚想主动回答来着,但吕旭东的动作已经抢在了他前面,指了指钟白道:“哦,这位是我们考察团里的钟科长,他和我们省外事办的吴秘书一起做翻译工作。”

  “哦?厉害了!一个考察团里居然有两位翻译,看来咱天河省出人才呀!”王松显得语气很惊讶,赞叹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