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4章 实在是高_大宋安乐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逸才是。

  这一次轮到官家赵祯吃惊了,不由瞪大眼道:“怎么会如此之多,我朝的商税并不高啊!”

  范宇拱手道:“官家,允初指的是过税,大小衙门都要收,实是有些过于频繁,而且并不合理。”

  “对对对,安乐侯说的便是我想说的意思。”赵允初连连点头道。

  “不合理?”赵祯不由沉吟了片刻,又接着道:“那安乐侯觉得如何才算合理。”

  “官家,这过税臣以为,非路一级的提举常平事衙门,皆无权来收取过税。而且这过税只可一路一收,不得多收。不过吗,这税率却是可以涨一涨的。即使过税加到五分,亦好过损失近五成。”范宇提出自己的建议道。

  官家赵祯又道:“那各府县的衙门没了过税,又如何有商税?朝廷的损失却也不小。”

  范宇听官家这么说,便只得耐心解释道:“官家,府县虽然没了过税的收入,但是还有座税啊。商人贩卖百货,难道不会买出去吗,这个税率,一样可以加到五分高。”

  赵允初点头不已,“虽然看上去这税率是加高了,可实际上商人掏的钱少了许多,也敢贩卖百货到更远的地方,实是便利许多。”

  “朕本来与你们说的是粮价低迷之事,如今绕来绕去,怎地成了商税之事?你们两个,是不是早有预谋。”官家赵祯怀疑的目光,在范宇和赵允初的身上逡巡不已。

  范宇连忙摆手道:“官家岂可因此而生疑,臣等只不过是由粮价低而想到了工商需用人罢了。后面的事都是自然而然要考虑的,岂会提前有所预谋。”

  这种事当然是没有的,但是还是要向官家解释清才是。

  赵祯点点头,却也不好现在便草率实施。

  “既然是这样,那便待朕细细思量一番再说。”官家赵祯还是颇为慎重,又对两人道:“若无他事,两位卿家便告退吧。”

  看到官家赵祯有些乏了,范宇便与赵允初两人告退出宫而去。

  次日,官家赵祯便叫来了政事堂的两位相公,共同商议商税的过税问题。

  官家赵祯将范宇所说的税制改变部分,却是使得这两位相公很是赞成。

  因为范宇所提的税制办法,使朝廷增加了赋税不说,还给商人们省了钱。

  再往深里一想,工商兴盛起来,便也能使得更多闲散之人从业。

  不过数日之后,大宋的商税的行文修改,便下发各地。

  这种小小的修改更正,还远远的谈不上变法,所以也并没什么人反对。

  但是这种对于朝廷来说的小改变,却是使得天下的商人们,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甚至是狂喜。

  谁都知道,这种每县一收的过税被取消,便会使得商人得利变厚。

  即使是增加了过税和座税的税率,也无法阻拦商人们的热情。

  而朝廷欲要促进工商的消息,也被悄悄的传出去。

  传出这个消息的人,便是永昌隆商号的赵允初。

  而赵允初,却是由范于给他出的主意。

  “我朝商人胆小怕事,即便朝廷明文会予以便利促进工商,怕是这些人也要观望许久。”范宇对赵允初笑道:“莫如先放出些小道消息,反而能使人更加信任一些。便好似人人都听到朝中重臣议论一般,言之凿凿。待朝廷果然明文宣于天下,则人人以为有先见之明,能不尽力宣扬鼓动?”

  赵允初不由挑了挑大拇指,实在是高。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