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章 惊天秘闻_我先修个避难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且车队还在不停移动,时不时就能有人潮来要求加入车队,江昌玉能拒绝吗,有些是乡下赶来的老百姓,有些是听到消息的群众,都是公民,在灾难面前,该放弃谁呢。

  但是没办法,车队的承载是有极限的,他不是口号,不是喊的越大,装的越多,车队里的人庆幸,车队外的人就会产生落差。

  灾变来的太快了,没有时间反应,重要设备,还有基础的生存物资,每一样都是重中之重,都是不能少的东西,但是人手和车辆严重不足,因为这种全国性的大转运,不是说一城一地的事。

  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居住在全国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上,越是往沿海,人口密度越大,可以想象的到这个转运难度。

  然后队伍开始遭到攻击,一开始被攻击的是那些自行转移的人们,秩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人在维持,而全球性巨大的天灾之下,秩序开始崩溃。

  从自行转移的车辆,到后来,江昌玉他们车队的车辆也开始遭到哄抢,用石头砸车窗,在路上放路障,车子一倒,就开始上前哄抢。

  很难说这些人是哪里来的,有罪犯,有想着捞一票的群众,各式各样,好人坏人都有,一开始还能开枪震退这些人,但是后来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装备也越来越好。

  不要说追查了,能护住仅存的车队就已经是万幸了,灾变之后,光是一个撤离,江昌玉所在的bd就减员三成。

  江昌玉的话听上去很惊悚,但实际上一点也不虚假,在这种马上就要到来的无差别的灾害下,指望着谦让,礼貌是不可能的,听上去不可能的往往是最可能的。

  撤退虽然磕磕绊绊,但也算勉强完成了,之后的事情就朝着逐渐崩坏的角度去了。

  安置才是个大问题,内陆没有这么多城市来安置这些灾民,没有足够的建筑和物资,这么多人只能在各个城市之外扎帐篷。

  一个城市的容积是有极限的,这么多的灾民陡然都被转运到了内陆,每个城市都超出容积几倍的容量去接纳这些人。

  这都没什么,帐篷的问题好解决,无非就是挤一挤,但是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需要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字,而人少,意味着粮食储备的分量也不会特别多。

  这么多粮食的运输分发也是个大问题,运输制作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这些都不可避免,灾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或者什么时候情况会好转,为长远计,所有人都得省着来,只能吃个半饱。

  吃不饱,人群又太密集,这简直为某些东西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这些人动起来也无济于事,人心不古,强硬手段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左右为难。

  光每天为了维持纪律,江昌玉这些人都要耗费不少的头发丝,头发都快被薅秃了。

  这些事情就像一根绳子,越蹦越紧,任何一点变故和风吹草动都会让这根绳子断掉。

  而就在这时候,江昌玉又收到了调动的命令,这一次调动是命令他们支援边防,不止是他们,还有诸多同僚,也同样收到了调动的命令。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