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4节_梦回二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镐,你亲自点名的这几个人,我都打听了。戴安澜,目前在第25师当团长;胡琏,现任第11师第66团团长;黄百韬,正在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学习;余程万,在第49师里当团长;方先觉,在第20师里当副团长;宋希濂,此时是第36师的少将师长;王耀武,第51师的少将师长;俞济时,第58师的中将师长;…”

  蒋纬国点点头,心里有点遗憾:“这其中几个抗战名将的位置都已经不低了,没法挖了。”他思索一下:“杜大哥,你帮我一个忙,去问黄百韬,看他愿不愿意来我这里当个副参谋长。”刚才的那些抗日名将里,基本上都是团级甚至师级的,黄百韬则没有军权,挖他相对容易点。

  杜聿明略感惊讶:“建镐,让黄百韬来我们这?这个人不是…”

  “不是什么?”蒋纬国笑起来,他知道杜聿明想说什么,“不是嫡系?我知道,但用人之道是任人唯贤,不是任人唯亲。黄百韬这个人很有能力,对国家也忠心耿耿,为什么不用?”

  国军高级将领绝大多数都是黄埔嫡系出身,出身于杂牌军的将领即便得到重用,也难以升至真正的高位,但黄百韬是一个例外,他是从杂牌军里靠着军功硬生生杀出来的一员悍将、大将。黄百韬是不折不扣的杂牌军出身,他是天津人,所以参加的是北洋军,跟的是奉系的张宗昌,北伐末期才投靠蒋介石,这种出身和资历,几乎注定他在中央军里吃不开,眼下的他只是在陆军大学里学习,手上没有一兵一卒(历史上黄百韬从陆大毕业后只是到军委会里当了个高级参谋,然后一直都担任参谋军职,抗战末期才崭露头角,并在内战中正式“崛起”)。

  黄百韬的优点是非常多的,平时练兵有方,战时身先士卒,并且没什么不良嗜好,奉公守法、严于律己,并且意志顽强、坚韧不拔、敢打敢拼、攻守俱佳,他在国共内战期间只有一支日械部队,却屡屡重创解放军。实际上,这也是出身原因。黄百韬知道他不是黄埔嫡系,没有背景和靠山,他只能用战功来证明自己以及获得蒋介石的信任,所以在战场上拼死奋战。

  蒋纬国挖孙立人,杜聿明是理解的,孙立人虽然也不是出身黄埔嫡系,但毕竟是海归派;蒋纬国挖郑洞国,杜聿明非常理解,因为郑洞国跟杜聿明都是黄埔一期;但蒋纬国挖黄百韬,杜聿明就很不理解了,在他看来,蒋纬国要组建的部队是中央军嫡系里的嫡系,必须确保“血统绝对纯正”,怎么能让黄百韬这种杂牌军出身并且也看不到有什么特长的土鳖加入进来(黄百韬是在抗战末期才崭露头角的,此时还没什么战功)?

  但是,蒋纬国既然发话了,杜聿明也只能表示赞同:“好,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