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1章 苏轼出事_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懿公主见卓然神情庄重,并且有几分焦急,不由微微有些吃惊。赶紧将怀里的孩子交给了奶娘,然后跟着卓然来到了屋里,把房门关上。焦急的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卓然压低声音说道:“是苏轼,他出事了。都察院有人告他讥讽朝政,目无尊上,要定他的罪呢!”

  明懿公主一听此言,不由大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卓然跟苏轼是同僚,他来找自己,当然就是为了营救苏轼。

  于是立刻说道:“夫君,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我一定帮忙。”

  卓然点点头,说:“我需要你到皇宫去探听关于苏轼这桩案子的消息,特别是官家对这件事的态度和下一步的打算,然后随时告诉我。记住,不要说情。我不需要你去说情,你要去说会适得其反。会让官家对苏轼心生厌恶,觉得苏轼是贪生怕死,到处找人通关系。会对他的声誉造成损害,那到时候反而会帮了倒忙,你明白吗?”

  明懿公主郑重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只探听消息,而且也秘密进行。不让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

  明懿公主收拾收拾,便立刻进皇宫去了。以探望母亲为名。

  卓然实际上知道苏轼在这桩案子中有惊无险,他之所以安排明懿公主进皇宫打探消息,他是想知道这桩案子到底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苏轼肯定不会被杀,但是他后来是怎么摆脱困境的,是谁最终赦免了他,又是什么原因,这些在史书中记载得非常简略。

  自己穿越到这来,对这个千古冤案文字狱的的确确充满了好奇,想探个究竟。同时出于帮忙角度,他不需要刻意的去扭曲历史,给苏轼找一个好的归属。相反,他不会去向宋神宗提任何建议,更不会去替他说情,那样同样适得其反。因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多次强调自己的中立地位。现在如果说情的话,就与最初所说大相径庭了。

  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安慰苏轼,让他不至于太过害怕惊慌。因为这段冤案卓然知道的细节,就是苏轼曾经为了怕连累自己的亲戚朋友,在押解他回京路过太湖边的时候,曾经想跳湖自杀。幸亏被人劝住了,说明他当时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同时苏轼的家人也同样因为这件事异常的害怕,以至于将苏轼的文稿烧了个干干净净。因为苏轼的罪名是来自于他的诗篇和文章,留下这些书稿,一旦被御史台收了去,又会从里面翻出若干证据来。说明苏轼讥讽朝政,抨击新政,肆意污蔑新党和新法。触怒龙颜,到时候罪行可就更加严重了。

  卓然很想把这些书搞都救下来,可是苏轼的家人并不在京城。他的妻子孩子跟着苏轼到湖州去了,他弟弟在南京当官,其他的家人都在蜀中。苏轼在京城的家中早就已经被御史台收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