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2章 神奇的思维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刻了几个字。

  很多历史上相当有名的地理景观,其实不一定就有多好多美多有意境,那些名流千古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对哪里产生了什么了不得的情绪。

  更多的就是一种记忆,或者是纪念性质的传说。

  古时候的交通是什么状况?每一次别离都或者成为永别,一封信要走半年一年,和现在能一样吗?

  而且人自身对环境景观的认知就已经天翻地覆了。

  所以这个地方卖的其实就是一种情怀而已,而不是景观自身有多么的优秀。

  张彦明和市里建议,把这个景点拆掉围墙开放。

  这里其实除了名气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礁石滩,一片树林和海滩,如果没有那块刻了字的大石头,和两边其他的海滩也并没有任何差别。

  里面是旅行社和酒店,收不收门票对他们来说并无任何不同。

  而不收门票,凭着这块大石头的名气,来的人会有多少?无数。只要来鹿城的人几乎都会过来看一眼,只是为了安抚内心的一种愿望。

  拆到围墙,做好服务措施,那么这些来客能带动起来的商业是那点门票能相比拟的?强迫消费和自发消费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好吧?

  可惜国内绝大部分的公营景点根本就不存在一点点商业思维,反而就是尽着心思的琢磨怎么坑,所以一天不如一天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这事儿也就是个建议,怎么弄还得看人家的研究结果。这事张彦明也就是顺嘴提一下,没做更多的考虑。和他也没关系呀。

  这边的旅行社还有酒店占了几乎景点里七成的地盘,游人的活动空间只有海滩和中间的步道。

  节目组来这个酒店谈过赞助的事情,人家傲的很,根本没得谈。

  但是等车队到达的进候,却看见酒店在拍摄地的边上拉起了横幅竖上了广告,这是想蹭蹭?这玩的可挺高。

  旅行社更狠,直接找了过来,说是可以提供人手帮节目组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是安排些人穿着他们工服站在镜头前露出微笑。

  这真是神一样的思维模式。

  张彦明不得不相信,这些公营单位的头头,真的可能是吃米田共长大的。

  张永光想去交涉,让他们撤除人员和广告,让张彦明拉了回来。找这个麻烦没有意义,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必竟在人家的地盘上拍嘛。

  这个还不好解决?

  你竖了我就得拍进来呀?即使避不开拍进来了,我不会剪掉?就算是剪都剪不掉,我抠图换掉行不行?

  必竟还有旅游局的人员跟在组里的嘛,总要照顾点当下的面子。

  这时候闹矛盾是不明智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国家台怎么样?省里怎么样?和他们隔的太远了。

  中央再大也管不到最底层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威摄力。这就是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

  于是,这边的拍节目,那边明晃晃的大广告,一群人在那搔首弄姿,到是凭空添了些风景过来。

  付承毅是节目的灵魂人物,本身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实际上就已经脱离了主持的范筹,台词多,表演多,镜头多,贯穿始末。

  几个爸爸带着娃娃在集合点报道,听付承毅讲天涯海角的故事,由孩子回答几个小问题,然后做个家庭小游戏“挖贝壳。”

  在大石头周边的沙滩上,以家庭为单位挖宝,最后通过挖到的‘宝贝’来进行评分,评分高的在下一个游戏环节有优先选择权。

  其实贝壳都是节目组提前埋的,这里是旅游旺地,还哪有什么贝壳?早都被无数人挖了几十年了。

  想挖贝壳,这会儿只能去那些野滩,平时没人去的地方。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