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9章 贾市的野望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和张彦明的谈话,但手也没闲着,和史县长一起陪四叔喝酒,史县长和四叔还聊的挺热乎的。

  张彦兵对这些事没什么兴趣儿,主要是他清晰的知道自己二哥二嫂是什么样的人物身份,所以不但没兴趣,还感觉挺虚伪的。

  他就闷头吃,和张义强说几话,别人他都不怎么搭理。包括给他敬酒的刘小冬。

  “我们有没有可能考虑这个配套厂?”赵书记看张彦明和贾市把事情谈的差不多了,问了一句。

  “等厂子真的建起来,所有的配套上都需要完善,县里当然也可以参与,不过我要提前和你说一声,

  我们对质量和工艺这一块要求是很高的,要有心里准备。”

  “那是自然,那自然。”赵书记笑着点头。

  “可不是说一说这么简单,彦明说的要求高,那就是真的高,是世界级的。”贾市当然清楚赵书记心里怎么想,敲了他一下。

  国内的氛围就是这样,规矩制度条条框框写了满墙,但没有人会真拿它当什么事儿,都不会太重视,做事也不靠这个。

  但庐州厂可不是这样,庐州厂的要求和标准甚至比这会儿大多数国际企业还高,必竟是奔着精品去的。

  就像消防车,庐州厂特种车辆车间打造的可是百万级以上款型,可以说是当下国际上最先进的专用车辆了,容错率会低到令人发指。

  这事儿市里是知道的,也讨论过。

  “我们一辆车要卖上百万,甚至更高,主要针对的也不是国内市场。”

  张彦明给赵书记解释了一下:“不管是技术工艺上,还是科技含量上,都属于国际最先进级别,所以对配套的要求就会很高。

  不过,只要合适,技术工艺上我们会给予一些指导和支持,我们要的就是质量,合格产品,这个只要认真,只要努力,应该不难实现。”

  他也不去管赵书记听没听进去,把话说到位也就行了,其他的是这些人自己的事儿。想来这会儿赵书记肯定是不以为然的。

  这也是国内诸多领导们的共通心态。

  他们信奉的是我说行那就行,不行也行,才不管什么技术工艺发展规律。反正也不用负责。

  而且前赴后继,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有那么多的前辙,仍然没有任何人去在意,更不会去改变。

  这些人自大又傲慢,但胸无点墨,工业农业商业城市管理一窍不通,还不能说,谁敢说他不懂那就是深仇大恨。

  做错了事必须要当没发生过,有了功劳必须是他的英明伟大。花团锦簇,一派祥合。

  “刘小冬。”张彦明看了刘小冬一眼:“这边的事儿你要抓紧,有时间熟悉一下枫城的管理制度还有要求。

  我们每年的建筑工程还是有那么多的,谁干都是干,只要你们质量上不出问题,能服从指挥,活有的是,只要你想干。”

  “我肯定想干。”可能是喝了点酒,刘小冬胆气也上来了一些:“而且我肯定能干好,不行我自己去扛水泥。”

  “行,你自己说的啊,要是干不好就去扛水泥。”

  “行。”刘小冬下定了决心。

  外面。

  “小冰你怎么不进去啊?”

  “我进去干什么呀?谁也不认识,吃都吃不好。再说也没什么事儿。”

  “那人谁呀?”

  “以前一个朋友,关系很好那种……他和我姐的关系也特别好。后来去了京城。当兵了。”

  “咱这边的呀?”

  “他老家是县里的,他家在蝎子沟,原来他就住我们学校边上。做菜挺好吃的。”

  “那他现在干什么的呀?”

  “我也不太知道,好几年没见过面了。原来做生意,还写过歌。他写歌挺厉害的,还写电影剧本。

  彦明作品,你们没看过?后来我姐说他在军部文艺局,现在不知道了。”

  “彦明是他的名字啊?”

  “嗯,张彦明。”周欣冰咬了咬嘴唇,眼神有些迷离,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你姐工作也在京城了吧?”

  “嗯,就是他帮着给办的。”

  “……我靠,这么牛逼的人物,你竞然不搭理,叫你一起吃饭你还不去?”

  “没什么,我和那些人又不熟,说什么都不知道。”

  “行了行了,赶紧吃,吃完回屋。有什么事儿等刘小冬回来再问。”于所长小声敲了敲桌子。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