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0章 没有理由就商量个理由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搞种植,这个迁空了搞古镇旅游呗?”

  “对,就是这么个意思。也不只是我的想法,你们如果有其他合适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咱们商量。”

  张永光直勾勾的看了张彦明一眼:“您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没有理由也得商量个理由出来,反正就是要把镇子给他迁了,对吧?”

  张彦明捏了捏鼻子,有点小尴尬,看了看张永光:“你是不是感觉现在能耐了?皮子紧的可以敲鼓是吧?”

  张永光缩了缩脖子:“没有,我就是确认一下您的意思。迁,必须迁,扶贫助农嘛,咱们一步到位,全部进城进厂。”

  “这么想也没错。”张彦明点了点头,抓住了张永光奉献出来的这个强大理由:“为什么穷?为什么贫困?

  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还不是因为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你看看这些地方,夹在大山里的江边边,连个翻身的空间都没有。

  咱们哪怕再投入,你感觉最后的效果有多大?能持续多长时间?如果就靠咱们不断的充血那还叫扶助吗?

  是不是?咱们搞种植,搞旅游,建厂,他们进城当工人,当农工,这是不是就一下子解决了?你感觉这笔钱是往哪边花划算?往哪边花效果好?”

  张永光被张彦明几句给说服了,感觉确实也是这么回事儿,不过还是有些迟疑:“事情……这么说到是也有道理。

  不过,哥,这个县总共也没几个镇,咱们这一下迁了三四个出来……这县不黄了吗?”

  “黄什么黄?迁出来就是街道,那就是城镇化率的提高,你这么保守的思想可不行啊。

  哦对,如果后面需要招工,还是在这个县招,在各镇的农业人口里招。”

  “……就是想办法把这个县弄没人了呗?招空他,是吧?”张永光看着张彦明:“最后就留县城里那点城镇人口和领导干部。”

  张彦明被张永光的语气逗的哈哈笑起来:“对,你们就照着这个目标前进,如果真干成了我给你们记功。”

  “六万多人,就算除去老人孩子,保守估计那也得三四万人往上……”张永光翻了个白眼。您到是真敢想。

  其实是张彦明想到了一个梗。

  确切的说也不什么梗,而是一个新闻报道中,一位女性高官针对农村问题说的话:我们可以不要农民,全部迁进城就好了,彻底解决问题。

  这事儿还真不是无脑发言,主要是地区特点,那地方是工业重省的工业中心市,农业人口本来也不多。

  张彦明的想法很简单,不管自己找多少理由和借口,也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情况。

  必竟是涉及几个县市的事情。

  所以他就缩小范围,盯准了中心的这几个地方。

  搞项目建工厂是一方面,他琢磨着,旅游也是个不错的方向,以搞综合旅游,打造旅游景区的借口把人迁走。

  到时候,我景区封闭维护行不行?

  而且这事儿还一点也不勉强。

  虽然前期投入肯定会有点大,但薯片,薯条,饮料,狝猴桃酒,狝猴桃果干这几个项目在未来十几年那都是现金流充沛的行业。

  是真的能改变这些贫困人口的未来的阳光产业。旅游也是。

  而且等正常运转起来以后,这几大块消化个几万人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儿,就是这会儿不能这么说。

  不过想一想张永光的话,也确实有点好笑。

  到时候如果所有村镇的农民真的都迁走了,可不是就剩那点城镇人口和干部了嘛。也挺好玩的。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做计划吧。”

  张彦明笑着决定下来:“咱们的住宅小区和医院学校这些,准备建在哪里?”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