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6章 李警官的饭局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姨聊了些闲话,大部分是回忆式的。

  大姨还以为他在京城做生意开公司,问了一下张爸张妈的身体什么的,也没提别的。

  “见他干什么?一天到晚板个脸,像谁欠他钱的。”大姨把两个人送到门口,又叮嘱了一遍荆丽华让她早点回来。

  老太太是真的打心眼里不想带孩子,当初荆丽华和弟弟都是姥姥给一手带大的,大了上学了才回家,一放假就赶紧送走那种。

  张彦明和荆丽华出来,顺着窄窄的胡同走出来拐到马路上,车已经在这边等着了。

  上车,出发。

  大姨家在火车站西边的太子河对岸,从这边回市里只有一座大桥,所有的车辆都只能走这一座桥来回。

  过了桥就是火车站背后,要穿铁路隧道绕到前面来。

  市里订的饭店就在步行街南侧大马路上,离鞋城一百多米,走路过来也就是几分钟的样子。

  这个饭店其实是农行大楼,餐厅就开在大楼最上面,算是这会儿市里比较高档的场所了,客房餐饮KTV游艺中心保龄球什么的都有。

  当初建这栋楼的时候又是报纸又是电视的整的挺轰动的,是当时的市内最高楼,盖成以后当时的农行行长又从上面飞了下来。

  据说是因为好几亿,不过报纸新闻对此事闭口不谈,具体情况谁也不知道。

  过来的时间有点早,两个就在步行街里又逛了一圈,到处看了看。

  其实这会儿钢都的经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也简单,这是一座彻头彻尾的工业城市,主体就是国营钢厂。

  钢厂的体量就是这么大,工人的工资就是这么多,也没有什么外来人口,总量相对比较衡定,在商业发展上的后劲儿照比南方先天不足。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即使差也差不哪里去,必竟是衡定的总量和消费能力,相当稳定。这也是工业主体城市的特性。

  几十年前我就是这样,几十年后我依然是这样,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经得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这边的老百姓生活的相当有规律,没什么太大的创业心冲劲儿,但也不会颓废,不紧不慢的过着日子,也比较容易满足。

  工业城市的人和商业城市的人从思维到境界完全不同,生活的本质就不一样。

  商业城市腾飞了,人们大把花钱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商业城市垮了,人们哭嚎一片负债累累前途迷蒙。

  但一切就仅限于这座城市而已,对外界对国家毫无影响。

  工业城市就不一样了,这里没办法像商业城市一样腾飞,也更不会像商业城市那样有着各种风险。

  而如果工业城市垮了,国家的脊柱就塌了,是谁也承受不起的痛。

  什么金融,什么商业,什么先进思维富人理念,在实业面前一文不值,不过就是一张画着美丽图案的纸,大火一起便化为飞灰。

  而钢铁企业,就是实业的中心。都不说什么飞机轮船汽车大楼,什么武器能离开钢铁?什么人不需要国家武力的守护?

  四点半,张彦明和荆丽华来到饭店正门这边儿,他的同学已经叼着烟等在这里了。

  “你过来啦?我靠,你就这么站在这儿,不冷啊?怎么不进去大厅等呢?”

  “也刚来。”

  刚来你哆嗦?

  “走吧,先进去。”

  张彦明带头进了里面,豪华的大厅金壁辉煌温暖如春。就是在张彦明看来感觉有点土气,这年头就流行这个。

  孙红叶打电话过来,她们已经回来到家了,问张彦明在哪,张彦明说刚到饭店,就在边上。

  “彦明。”

  张彦明挂了电话扭头看过去,李警官满面春风的走过来,他身后眼着一个警察,还有几位一看就是干部的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