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99章 大姨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部分人看不起。这就是关外的社会模式。

  从1890年起,关外的城市居民就开始成为工人,几辈人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也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那就是人活着就要上班工作。

  工厂让关外曾经一度辉煌,但也从根子上束缚了关外的思想,使这个地方开始渐渐封闭,固执,也使这个地方的人开朗热情好客。从来不排外。

  到了张彦明他们这一代人长大,没有工作的已经越来越多,因为工厂也没有那么多岗位可以无限的提供,接班也成为了历史。

  男孩子还要好一点,女孩子就相当难。

  不过这对整个社会来说影响并不大,男人上班女人照顾家也算是关外的一种常态,生活成本的低廉让一个工人可以轻松的养家。

  但必竟是深入骨髓的思维,一说没有工作总感觉好像比别人低了一头。

  大姨家的弟弟去了姨夫的厂子,不算接班,念的厂属技校,也算是对工厂子弟的一种照顾,但一家只有一个名额,所以给了儿子。

  这会儿这种专为照顾子弟的技校也没有了,不只是化工厂,所有的厂矿在九十年代中期都把技校取消掉了。

  大姨的女儿其实就比张彦明小几个月,同一年生人。

  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倔犟,长大以后正好赶上九十年代初的商业爆发,跑去干起了那会儿还被人嫌弃的个体户。

  那几年也挣了不少钱,后来又不顾家里的反对自己做主处对像结了婚。

  “妈你……和我说这个……啥意思?”张彦明没明白老妈的用意,小心的问了一句。涉及到亲戚朋友这一块很容易引起老妈的愤怒,不得不小心一些。

  “你大姨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说不给带孩子那就真不管,不闻不问那过的叫一个潇洒,那是真能做得到。”

  张妈撇了撇嘴,她有点看不上这种只顾着自己高兴快活不管儿女的行为。

  “小丽华现在不容易,一个人带俩孩子,生意不好做也还得干,不干怎么办?不活了还是不养孩子了?”

  张妈叹了口气。其实不是关外生意不好做,关外的消费能力在整个九十年代都是全国之冠,全民稳定的收入支撑了强大的消费。

  张妈说的是大姨家这个丽华选择的行业这两年不太景气,她是卖麻将扑克这些娱乐用品的,这东西买一副都有可能玩一辈子,淘汰率实在是低。

  而且这两年想做生意的也是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就更不好做了。

  “不是,妈,你就直说你的想法呗,别让我领会行不?我在你面前大脑转的不太灵活啊。”

  张妈瞪了张彦明一眼,两个宝贝在边上嘻嘻哈哈的笑起来,感觉爸爸(二叔)这会儿特别有意思,和她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也差不多嘛。

  “能有办法不?帮一帮,小时候你们俩不是好嘛?好的像一个人似的,我那会儿还以为你们俩要处对像了呢。”

  张彦明巴嗒巴嗒嘴:“还真别说,那时候要不是因为我大姨夫啊,还真说不上。他横加阻拦痛下狠手不让我和丽华见面了,你说他图什么?”

  “那会儿你们小呗,怕你们成天勾连勾连的弄出事儿,再说那会儿人家是什么条件?咱们家是什么条件?嘴上不说心里还不算账啊?”

  张彦明点了点头,同意老妈的说法。大姨夫那个人确实可能会有这种想法,那个人说起来比女人都势利。

  “有办法没?今年这才二十九,你说说,一个人带俩孩子,你说这日子怎么过?指望你大姨贴补啊,那是想都别想。

  人家是真能硬起来心,说不管就不管,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了家门就得自己想招。”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