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9章 城市排水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积水会顺着两侧的导流孔排到涵道里,顺着里面的排水渠流走。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搞基建也一样,先得把路修起来,打上格子分出地块,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路基完工后不会马上上路面,要等建筑工程基本结束,重车离场后才能铺。现在铺就是浪费。

  路网内的地块还要继续挖,这次挖的是排水(污水)渠,按照北高南低的次序排列污水管网,在生活区设化粪池。

  厨房,卫生间,普通生活用水都要分开,生活和工业排水还要分开,进行基本的分层处理后,集中排到污水处理厂,完成最后一步净化。

  在古时,一座城最先建筑的就是排水工程,我们祖宗的排水工程并不比国外差,甚至还要先进,只是近现代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就没人管这个了。

  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大雨过后,古城基本没有任何问题,而现代都市不是这里淹了就是那边涝了。都是急功近利闹的。

  近现代国内最好的城市排水系统是琴岛,德意志占领时期修建的,现在仍然发挥着强大的功能,还有一个就是赣州,是宋代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所筑。

  现在国内唯二的不怕暴雨淹城的城市。可笑吗?

  我们现在连修地下通道和地下设施都不考虑排放水,然后一下雨就等着泡车,或者添进去几条小命。

  大量的古代城池排水工程都因为城市易地(最大原因)或者被现代的现代化城市改造破坏失去了功能。

  一幢幢高楼平地起,一幢更比一幢高,整个城市虹灯幻彩,可是城市排水工程一塌糊涂,全是糊弄。说个最起码的,公路雨水排放就没有一个城市是有用的。

  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公路都有配置排水渠,隔几百米一个泄水口,装着铁栅栏,可惜一大大半都是假的,面子活,最后成为环卫垃圾填充点。

  张彦明管不了别人,但他自己比较重视这一方面,不管是出于环保目的,还是不想一下雨就趟河,他都反复的叮嘱下面,必须把排水做好。

  在城市里,你这一块做的再好意义不大,那是一整个系统的问题。

  但在京城新机场,南泉新城和庐州工业园就完全不同了,这几个都是完全独立在原有城市之外的,随便勾画。

  ……

  现在,七厂一所的职工已经全部就位,已经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厂里已经组织了两次职工大会,给他们讲未来,讲现在,也就是打打气儿,让他们了解一下厂子的动态和安排,免得胡思乱想。

  除部分需要保持运转的核心部分以外,所有人都被安排去了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在那里会给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么大的项目,除了一线工人以外,需要人手的地方太多了,有的是事情做。

  因为远离城区,工地采用的是三班倒,歇人不歇车,二十小时不间断施工。

  几千人分散在工地上连点浪花都没有,每天由市公交公司专门出车接送。付钱的。

  另外,还从地块上迁走的原住民中招了一批工人过来,做基础活。也就是完全出力气的活。搬砖。

  再加上下面各公司招工,市里四通工程招工,现在工业园项目已经贡献出来了近三万个岗位,市里的就业状况大大缓解。

  在另一边,张彦明发起的全国性人才搜集计划也初见成效。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从京城,喜都,申城,泉城,洪都,秦都各地传来了好消息,联系到了一些人员,科研设计方面的,生产管理上的。

  现在张彦明最需要的是科研方面的,已经叫人安排相关人员过来考察。面谈。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