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7章 买不到东西了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卸车入库,全部搬到地下车库码放整齐。

  大车连绵不绝的进来出去,七千多个职工,实际上一万多个家庭,东西可想而知得有多少。

  第二天专列到达的时候,物资还没全部到达呢。好在火车一车人数是有限的,先到的家庭东西也到了。

  一列火车也就是七百来个家庭而已,运力感觉相当堪忧。

  因为属于临时加车,不是你想怎么跑就怎么跑,一天只能发两趟过来,然后空车跑到临安去装那边的人,第二天再返回来。

  也就是说,第一天只有两列到达,第二天开始是四列,临安那边人少,两天就全过来了,然后泉城那边还要跑三天。

  空车返程也是要收费的,不过车站会临时加售临车票,卖出去多少会相应的从这边的包车费用里减出来。

  车站可不保证一人一个座位,也不会因为是临时加车就没有人坐,一样挤的满满的,多出来的就是人家铁路自己挣的了。这个没毛病。

  不管准备的多么充份,一下子这么多东西和人员到达也是一片手忙脚乱,张彦明和赵振华都亲自上手扛大包了。实在是时间太紧张。

  不只是张彦明这边忙,市里也忙,调派车辆帮着从火车站往这边送人,维持秩序,安排医疗点,办理落户手续,包括各种保险公积金各种账户的对接。

  整个庐州城的户藉警至少调过来了一半,小区里全是警察在走动。

  估计他们也郁闷,向来是坐在办公室里看心情做事的,这不但得上门还得要速度,还得笑脸相迎。

  好在头两天是最忙乱的,后面就好了很多,一个是适应了,一个是前面两天人和物资最多,后面就好多了。

  中间庄文打了几次电话过来,问张彦明几号回渝州,但确实是回不了,这边必须得有个能把控大局的人在这,说着轻松,一万多个家庭啊,乌乌泱泱的好几万人。

  好在沟通上没有问题,江淮和江南这边没有本省地方话,反到是普通话比较普遍,泉城人虽然是方言,但是比较好懂。

  不是说没有方言,而是方言太多了,本地人相互都只能用普通话交流,反到是一个一个把普通话说的又流利又标准。这真是个惊喜。

  就这么又忙活了七天,总算是把这一波应付过去了,所有家庭都住进了新房子,一切安排妥当,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慢慢添补了。

  物流老关是长出一口气,这几天他是最忙活的,又是运人又是物资,还得确保不出错。

  后面拆运设备机械就没这么紧张了,都是大铁疙瘩,装上往过拉就是了,紧一天慢一天都没有什关系,就算是半路掉地上摔几下也不影响什么。

  三个小区没装下,愣是又往江南小镇塞了两百多户过去。

  好在这边过来的就都是本厂职工了,不存在退休的外户,那些都由那边市里解决,汽车厂只是给发了一些补贴,出车帮着搬了家。

  不说江南小镇,这边三个职工小区一下子就满了,那真是鸡鸣狗叫猫撒欢,老人孩子随处可见,大家都是刚过来,都在熟悉环境熟悉身边的人家。

  三个小区周边的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全都一脸懵逼的迎来了一大波采买的外地人。

  几万人口,需要的各种生活物资还是集中买,那就是瞬间一家超市货架就空了一片,补货都来不及。

  菜市场的鱼肉菜蛋被一扫而光,甚至这都没能满足需求,还是物流这边出车出人跑远一点帮着给采购回来的。

  主要是准备不足,一般情况下,超市商场,尤其是农贸市场菜市场这些地方,平时的销量和备货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恒定的,这一下子冒出好几万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