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二章 新式骑兵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赛里的十米移动靶之类的还要大。

  因为移动靶射击,射手是不动的,这样,射手只要根据移动靶向前移动的惯性,计算出靶和弹相遇的提前量,调整瞄准的点,即可打出好成绩。

  而如果让这些射击运动员,也骑在一个上下前后颠簸的木马上,再去射移动靶,恐怕没几个能一直取得锦标。

  后世当然还有双多向飞碟射击,可那些飞碟,飞出的弧线是固定的,方向也是固定的,而且,射手仍然是站在地上,也没骑在马上。

  所以说,类似百年后的“飞将军”李广,骑在马上,一箭射中事先说定的,天上飞行的第三只大雁的脖子,是多么牛叉的射术。

  而练就如此精湛的射术,绝对不能靠瞄准,只能是熟能生巧,加上久而久之形成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类似抗战神剧里的神枪手,甩枪(枪必须甩起来,瞄,是打不准的)打断电话线,是一个道理。此是题外话。

  除了神射手,其余骑手,均配备弩箭,在运动中组成排弩箭阵,练习速射。骑兵每人携带三十支箭弩,远程杀伤敌军后,再发起纵队冲锋。

  说起纵队冲锋,不得不特别交待一下。

  按照陈平给出的建议,褚布一改诸侯骑兵车阵式攻击,或者漫山遍野横排冲锋的阵法,实行纵队式冲锋。

  这种冲锋的好处是,被敌方箭弩攻击的面缩小,敌军只能看到正面的几排骑兵尖刀,再多的箭雨也施展不开。

  而骑兵纵队一旦冲击起来,宛如一把尖刀,快速插进敌阵,秋风扫落叶般,所到之处,敌军身首两异。

  在五人或八人骑一组的纵队里,居中的骑手,选力大臂沉,刀法精炼之士,为纵队前锋。

  两端则以防守技术好,刀法快的为侧翼,对整个队形进行保护。

  使每个纵队,始终保持一个攻击阵型,就像楔子一样,狠狠楔进敌阵。靠巨大的冲击力,迅速冲垮对手的阵型。

  最后,在气势上,褚布要求,纵队在进攻时,骑兵必须弯刀高举,任刀锋在天空下,闪着寒光,借着马蹄的轰鸣,士卒一起高声呐喊,营造出排山倒海、雷霆万钧般的气势。

  总体目标下达后,开展各个科目的逐项训练。

  对于弯刀的训练,由万保负责,主要训练劈、砍、刺、抹。

  劈的动作标准,要求借助马匹快速行进的速度,挥起刀,其自身弧度带来的劈砍威力,必须劈开半尺直径的圆木。

  砍的技术标准,要求一刀,砍断胳膊粗的树干。

  刺的标准,要求出刀刺中挂在半空中的铜钱。

  抹的要求,要将悬挂在空中的绳子抹断。

  凡此种种,严格的标准,艰苦的训练,在褚布的骑兵队伍中,每天展开。

  随着褚布军中,马镫的普遍配置,大大增强了士卒在马背上的稳定性,使骑兵在做各种动作的时候,更加稳定,甚至有一些出色的士卒,更将马上“铁板桥”,“镫里藏身”等动作,普及开来。

  一时间,骑兵们绝尘跨沟壑、凌空冲险阻,训练场上,一片人仰马翻。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