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章 炎黄余脉_汉血丹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之臣。

  毫无疑问,即将开始的新朝堂上,他们必定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这两个人,听说那位一直守护在先帝身边,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东海尊者,也跟着回到了长安城。而且,在一份任命重要大臣

  的遗命中,他更是被晋封为东海君以及护国国师的名号,地位尊贵,堪比王侯。

  而且,尤其令朝中的正直之士感到震惊和不安的是,当皇帝灵柩归来,在未央宫安置好之后。所有的文武大臣第一次拜谒哭丧时,留守长安的辅政大臣刘屈牦就坦然的和吾丘寿王等人站在了一起。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标志着这两股新、旧势力正式开始了他们在朝堂上的携手。

  果然,仅仅相隔两天之后,他们就急不可耐的提出了召开大朝会,正式扶琅琊王刘弗陵登上含元殿,改年号,确立新君这样的要求。

  有人说“疾风识劲草,板荡知忠臣。”。又道是“世事多变,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世上的黑与白,对与错,在不同利益受众者眼中,本来就是截然不同,分不得那么清楚。当关乎生死存亡的选择,真正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和艰难的事。

  数不清的动摇、选择、背叛和投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纷纷在无人所知的黑夜里上演。向掌握自己生死的人折腰,这本来就是人间常态,司空见惯,无可怨恨。反倒是为了心中的信念或者是忠诚而坚强屹立者,才是稀少的群体。

  不过,大汉朝堂上忠正之臣数量之多,还是出乎了许许多多人的预料。除去东方朔、终军、严安、石宽、任安等这些一直未曾屈服的人不说。就算是像搜栗都尉赵过、少府丞桑弘羊等这些后进的青年才俊,面对着权势滔天的对手,也从不曾低下过头。

  长安城里的斗争,从太子出走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东方朔等人都很清楚,就算选择了妥协,他们每一个人也已经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更何况,心中秉持的信念,也绝不会让他们允许自己向对手投降。

  不过,最终力量对比的悬殊,注定了他们的失败。当黑夜无边无尽蔓延开来的时候,孤独的抗争,已经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

  又一次大朝会,终于还是在以刘屈牦为首的庞大势力支持下开始了。而那位传说中已经领受先皇帝遗诏的琅琊王,也第一次出现在含元殿上。

  胸有城府,在许多时候并不在于年纪的高低,而是来自于先天形成的天赋或者是后来所受的磨难。琅琊王刘弗陵年纪虽幼,却已经因为当初钩弋宫的巨变和母亲的惨死,而催生了他心智的成长。更因为后来远去东海,在孤独愤懑中产生无尽的仇恨,他早已经不是普通的少年。

  此刻,当这位皇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