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化年间人均寿命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出息,这对夫妇花光了所有家财,让儿子上了私塾读书,听着左邻右舍的穷家人左一个叫着褚少爷,右一个叫着褚少爷,随着褚桂平长大真把自己当成了少爷,可是家境贫寒,父母给的满足不了自己的花销,慢慢地成了城南的混子,到处偷鸡摸狗。世事无常,到了褚桂平十三岁那年,这对夫妇终究心力交瘁相继去世。

  褚家有一位舅舅,在郓城做衙役,在这对夫妇临终时,就让褚家的族人把褚桂平托付给这位舅舅照看,且因外甥长的高大且白净,还胖乎乎地,舅舅很是喜欢,就把褚桂平带到了郓城自己家中一起生活。

  这一年褚桂平一十八岁了,正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候,虽然这些年来感觉这个外甥有点好吃懒做,还时常跟着自己办差,可因外甥长的高大白净胖乎乎地,不管是同僚还是邻里面前,给自己长脸不少,加上褚桂平读过书,上过私塾,加上年少自然身上散发出一种王八之气,这位舅舅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在衙门干衙役显的力不从心,一看这小子不得了,可能下辈子就能靠着这小子吃香的喝辣的,有心让褚桂平接替自己在衙门里的差事。

  在明朝衙门中的衙役属于编外制,而且是世袭制,父亲退下儿子接任,不就有句话么,铁打的衙役流水的官,不管上面的官员来来去去,衙役始终不会散去,明朝的衙役几乎无可能升职到官,干的好只能升级到上一级部门,或者调到环境好生活富裕的地方接着做本职工作。

  可别小看这个衙役,在衙役中又会分出许多的等级,在郓城这样的上县,衙役属于杂职,称为未入流,没有官阶,不过在正式衙役下面还有人数最多的是差役,一般的县有二三百人,大县往往有千余人乃至数千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服役于班房,分为三班的是正式衙役,即壮班专司值堂、站班兼捕盗,快班专管缉盗维护治安,皂班司仪仗护卫。接下去就是差役一部分服役于知县,下分七个部门收发管收发公文,前稿管差标画,侯稿值签押房,班管总管监督,值堂司内庭事务,跟班随侍左右,执帐传递、通事、随同知县拜会。前一部分习惯上称为三班衙役,一般县有二三十名左右,多者可达数百名。此外还有非在编而谋充进来的白役。三班衙役的分工不甚明确,具体的工作基本上是以本县长官所发出的牌票为准。后一部分是杂役。

  所以说像褚桂平舅舅这样的正式衙役是很有地位的,衙门中的差役跟白役见了全是点头哈腰,极力逢承。可是这为舅舅还不知道往后褚桂平给自己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褚桂平在舅舅的带领下,这些年来算是把衙门内的人情世故各种各样的操作状况摸的一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