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大汉宗亲的底蕴_曹操的主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经营的东西自然不算,浮财和粮草倒是贡献了不少。算下来几万贯的钱财,还有足够曹操麾下所有军队,一年左右用度的粮食,这还只是沛王的部分。

  其他几个藩王,也是陆续贡献了不少的钱粮,全部加起来,荀彧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如她这样做后勤的,最糟心的便是钱粮不足。军费开销占大头,那当然没关系!

  另外还要照顾官员的俸禄,喵的,就两州不到的地盘,要给那么多的大官发俸禄,这真是为难她这萌吃货!

  还有地方的俸禄,开销,许都的扩建和建设,医学院和附属病院的建设。后续还有其他修桥铺路的工程。陆续有难民过来需要安置,屯田的工作也要继续开展和扩大……

  看看现在,这些藩王贡献出来的钱粮,直接就相当于曹操地盘两年的财政收入!粮食可以供应士卒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战斗,荀彧终于是稍微可以松一口气了!现在真正担心的,反而是陛下厚不厚道,是把这些钱粮都送到国库,还是直接收入内帑!

  国库走的是国家,也是朝廷的账;而内帑却是皇帝家的私库,与国库是分开的!若是进了内帑,那么就算是她也没办法调用!

  “大汉正是多事之秋,不好铺张浪费,这笔钱粮……”刘协看着荀彧那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粮食全部充入国库,财帛方面,九成归入国库,一成归入内帑!”

  “陛下圣明!”这个结果,荀彧自然也没什么意见,已经高于她的底线许多。

  “陛下!”刘艾找到了刘协,“臣针对前来赴会的宗亲进行甄选,选出有文才的宗亲三十人,有将才的宗亲十二人,正由三公进行第二次考核。若能出仕,当是一股无容忽视的助力!”

  “最初多少人愿意参加考核,比例如何?”刘协问道。

  “九成愿意参加考核的,大家都很积极。”刘艾笑着说道,宗亲们的态度很不错。

  “汉室亲族愿意同心协力,何愁大汉不能中兴?”刘协点了点头。

  大汉宗亲,真要算下来,估计一个民族也差不多了。不过到这一代,有才能的只有四十二人,倒是比较讽刺。考虑到之前大汉的藩王政策,有这样的结果也不奇怪。

  当然,要不要用这些人,最后还要由刘协进行第三次考核来决定。不过,他们能够踊跃报名参加考核,这就是非常不错的开始。

  此刻就算是荀彧也没有想到,当时王庸不经意的一个建议,居然会带来这样大的收获。当然,这或许也和最近所谓的‘天命所归’的传闻扯上一些关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不过会有这样的传闻,其实也正因为一个不大不小,甚至一开始很严肃的问题。结果不仅没有变成麻烦,反而成为了这次宴会最好的助力。

  会变成这样,仔细想想也不觉得奇怪。宗亲们正因为大汉这个靠山,才能壮大起来。若是大汉没有了,那么他们也就变得一文不值。在荀彧看来,他们现在的行为,便是在进行‘风险投资’,而且最大限度的把筹码,都押在了刘协身上。

  退一步说,曹操特别厚待曹家和夏侯家的人,其实不也一样的道理?就如同她,都只能算是比较信任的臣子,但真正事关家族利益,或者个人利益的时候,说不得还是有可能站在曹操的对立面上。

  夏侯家和曹家却不会,两家的利益维系在曹操身上,自然以她的意志进行前进。

  就是不知道,是否能够通过今晚的饮宴,让刘表和刘璋那边,彻底归心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