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造神运动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容一删再删,才敢登出来。

  什么“传统严肃文学必将在九十年代走入下坡路”、什么“未来我们将以影视化改编来扩大作家村作品的影响力”、什么“我认为国内的作家朋友应该少写一点家长里短、个人恩怨,把思想放在更宏观的角度,对抗西方文明对我们的文化入侵”、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算个吊,那帮评奖的有一个认识字的吗?不是我埋汰他们。咱们老祖宗玩文字游戏的时候,他们还撒尿和泥呢!”……

  大哥,请你来是让你充当文学偶像的,让广大文学爱好者瞻仰当代大师的风范的,不是让你跑我这撒疯的。

  好家伙!

  真是什么都敢说,这还没上教科书呢,就已经飘成这样了!

  以后你要是活到七老八十,国内这帮同行还有活路吗?还不得让你给呛行呛到死啊!

  经此一事,这帮媒体再也不敢找何平采访了,这哪是采访啊,分明是搞拆弹来了。

  这家伙纯属捣乱。

  众多杂志主编给何平定了性,这厮从此被各大文学评论杂志打入冷宫,列为不受欢迎采访对象。

  何平的目的达到了。

  不过他虽然在文学评论杂志这里不受欢迎了,但在国内广大文学青年中,影响力更盛从前,简直堪比文豪。

  成千上万封的读者来信被转送到何平的家里,让他再次感受到了当年在杂志发表作品时候读者们的热情。

  对于读者们的认可,何平还是很高兴的,他决定效仿郑渊洁,在京城和沪上买他十套八套房子,专门用来收藏读者来信。

  不为别的,就是不能寒了读者们的心!

  何大师就是这么的与民同乐!

  至于为什么要在京城和沪上买房子收藏读者来信,要抓住这句话的重点,不是“收藏”、也不是“读者来信”,而是“房子”,他总不能在平县买十套房子放信吧?听起来就莫名其妙的low。

  读者、书迷的疯狂是不讲道理的,连采访当中吴同之给何平照的那张窗边照片,都被广大读者、书迷从报纸上剪下来当成了收藏品,吴同之甚至被人追到报社索要照片底片,说是要洗出来挂在家里瞻仰。

  何平火!

  平县作家村更火!

  连作家村里的作家们都火了!

  无数文学青年们不远千里的从全国各地来到平县,只为一睹他们心目中的文学圣地。

  没错!经过这一波媒体的热炒,平县作家村光荣的成为了当代文坛的文学圣地,也成为了无数文学青年们内心世界的精神家园。

  半个月的时间,作家村的人流量肉眼可见的呈现出爆炸趋势,人满为患。

  李拓彻底疯了,他是想扩大作家村的影响力,但不是这么个扩大法啊!

  短短半个月时间,现在作家村快赶上菜市场了,他作为管理者不得不采取限制进入人数等措施来保证作家村的正常运行。

  李拓跑到何平这里诉苦,何平两手一摊。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现在是大师,挂墙上一动不动的那种。”

  李拓深恨何平抖机灵、耍无赖的无耻行径,决定与之绝交三天。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