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5章 同心治国_极品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主动或是被动的卷入了争储夺嫡当中。唯有薛绍和他们所有人的层次和高度全不相同,他始终保持和女皇的步调一致,甚至高度也是一致。他们一同走在最前方,一起引导着这个国家的大体走向。至于那些王公大臣在他们身后如何盘算又如何掐架,和他们做的事情相比,都只是小事。

  女皇和薛绍,正在分别运用各自擅长的文治和武功,同心协力的共同治理这个国家,这就是真相。

  有女皇在,没人可以动薛绍。因为薛绍受难,武周一朝的“武功”就要被废。

  反之,有薛绍在也没人敢于动手扳倒女皇。因为女皇是薛绍自己选定的“最佳合作人”。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薛绍再能打,离开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他也将一事无成。女皇超强的执政能力,是这个国家摆脱困境奋发图强的最大保障,也是薛绍和整个军方根植的土壤和坚强的后盾。

  女皇不会自废武功,薛绍也不会自断根基。他们两人的联手就是这个国家双管齐下的文治与武功。

  有些人领悟到了,然而还有一些人稀里糊涂的不能明白。武懿宗和张光辅,就因为这样的稀里糊涂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转眼已到,武举开选之日。

  隋文帝开创了科举,现在女皇将要开创武举。

  毫无疑问,武举是武周朝的一件大事,开万古之先河的大事。而这件大事的首倡者与主办者,就是薛绍。

  与之同时举行的,还有一场规模空前的“殿试”。武则天将要在宫中亲自“监考”,从参考的一万多名学子当中选拔人才。

  这一万多名学子,有白身庶民,有世家子弟,也有在朝的官员,甚至还有来自新罗、日本和西域昭武九姓的异国学子。

  士庶同流,能者居先。

  值得一提的,殿试考试项目全由武则天亲自拟定。

  李唐皇朝对于“贴经墨义”的明经科十分的重视,它重点考察学子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这一科目对于世家子弟来说优势很大,因为世家富有藏书又多,学子们能把儒家经典背个滚瓜烂熟,就不难考个好成绩了。但是武则天更加重视“进士科”,这一科目对于儒家经典的死记硬背要求不严,主要侧重于考察诗辞歌赋,看中学子本身的才华与灵气。

  同样的一本书,有的人看完了能够记得几个句子甚至能够背颂全文。有的人则能领悟书中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才识,乃至于写出一本更好的书。

  这大致可以理解为,明经科与进士科的主要区别之所在。

  然而武则天在殿试当中还加入了别的考试科目,考察学子的对于政务的真知灼见与实际动手能力。比如眼下大周正在与突厥和盟,武则天就要求学子用文章来论叙,此事的利弊之所在,此为一题。另一题则是与民生相关,论述禁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