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5章 大红大紫_极品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准备前去平定西域的叛乱。结果却是裴行俭出师未捷身先死,薛绍也因为和裴炎的矛盾而一度隐退,去给裴行俭守墓了。

  也就是那一次,先帝高宗李治去了洛阳就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的薛绍,用薛元超的话说是“囊中之锥”迟早必将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当时还只是一个小角色。

  这一次的迁都,当年的“囊中之锥”已经走在了数万人迁都大队伍的最先头。身后,跟着旌旗如林威风赫赫的羽林护卫兵马。

  “临风玉树,风流倜傥。意气华发,英雄豪迈”这是武则天当着众臣的面,亲口给出的金口点评。

  很快,这十六个字就在两京之间流传开来。两京的官员百姓与仕绅庶民,全都想要亲眼见识一下,那传闻中的戎装披挂的薛绍,究竟是何样的风采?

  以往的蓝田公子倒也时常被人围观,女人居多。但是这一路从长安走到洛阳的数百里路程,就成了薛绍人生当中最漫长的“台秀”。至少有数十万男女老少争先恐后的涌来,想要亲眼看看那一个“临风玉树,风流倜傥。意气华发,英雄豪迈”的新任兵部尚书,本朝最为炽手可热的少壮派军帅。

  薛绍又红了。

  大红大紫,紫到发亮。

  武则天无疑是幕后的大推手。薛绍很明白她的用意,是希望自己归朝之后尽快的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以便迅速的扎稳根基成为她的得力臂膀。在朝在军,自己已经多少有了一点名望。但是两京的百姓,对自己还是有一点陌生的。

  借着这一次迁都的“台秀”,武则天很轻松的就让薛绍在两京的百姓仕人心中竖立了新形象。

  这个新形象,当然不再是蓝田公子的粉面油头。武则天给出的那十六字点评,便是最好的注脚。

  洛阳到了。

  百官就位各司其职,军队扎营戍卫京师。

  薛绍这个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和临时总督御林兵马的统帅,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其中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就是武则天催着要薛绍抓紧时间,展开“改旗易帜”一事。

  上面的人只管下令,下面的人焦头烂额,这似乎已经是古老中华最令人蛋疼的“优良”传统之一了。

  武则天当然无法比薛绍更加明白,要在军队里改旗易帜是多么的困难。别的人且不说,薛绍自己都有些适应不了。

  按照中华帝室一脉相承信奉下来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德相替。隋朝崇尚火德,旗帜多为大红色,这也是“中国红”正式成型的源头。大唐继承于隋朝,便崇尚土德。既是继承,大红的旗帜便没有完全取缔,京师和军队当中仍有很多的红旗。只不过帝王和皇室的服饰改成了黄色,这一定制也同样被历朝历代继承发扬,直到满清灭亡之时。

  武则天下令改旗易帜,要将京城的王旗和军队里的主帅龙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