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战争进度_史上最稳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李善长去找咱爹,那不是瞬间一顿竹条炒肉给内定了?

  “还是大哥好!”

  吃过晚饭之后,朱樉洗漱睡下了,朱标则是看起了军报。

  这前线的仗打到了什么程度,朱标还是非常关心的。总的来说,进展不错。

  徐达和常遇春分兵两路,两路都获得了不菲的战果。

  东路的常遇春在击败也速大军,俘虏也速之后,就开始迅速进兵,开始迅速突破北元朝廷设置的防线。

  这条防线,当初建成的时候,可是放出了豪言壮语,据说可以抵挡明军二十年的进攻。

  常遇春目前到了哪里,朱标不清楚,但破碎这条防线,朱标觉得,对于常遇春难说,这不是什么难事。

  这战争最大的决定因素还是人。

  如今北元士气低迷,尤其是连番大败的情况下,就算是组织起一条防线,也不堪一击。

  除非让北元经营数年,同时缓慢的恢复士气,那对明军来说,倒是难啃的骨头。

  可是,这可能吗?

  常遇春是当世名将,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又怎么可能给北元足够的时间组织起有效的防线?

  东线战事虽说可能是打的太快,具体原因不太明朗,不过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可观的。

  而西线的徐达,此刻已然开始进攻陕西。

  历来,这从山西进攻陕西,由于地形的原因,都不太好打。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主要就是陕西是一个四塞之地,四周围就是四道关口,这四道关口守住,纵然是千军万马要想打进去,那也是痴心妄想。

  你看看,这从最先开始的秦国就是如此,这山东六国费了老牛鼻子劲儿了,数次组建合纵联军,想打进去,最终都只能作罢。

  与此同时,齐国就一战,被合纵联军,就差点打灭了!

  这就是差距。

  后世,这小日本子侵略,打到了陕西,也是拼了老命,就是无法攻进去。

  不过,这一次徐达面临的情形不同。

  战争最主要的因素是人,还是这句话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徐达的确不是吃素的,带领的明军都是精锐,能够以一当十的存在,而另外一方面,就是镇守陕西的李思齐和张良弼都不愿意打。

  李思齐虽然这些年打的仗不少,也算是身经百战,可是,他和元朝,感情也不深厚,他组织起兵马,对抗起义军,就是不想自己被抢罢了!

  所以,徐达进攻的时候,他就开始磨洋工,你徐达一打,我就退兵。

  双方就这样,一个进兵,一个退兵,非常有默契的配合着。等到了临洮,李思齐感觉自己对元朝算是有了交代,意思也到了,非常干脆利落的投降。

  说起来,这李思齐收缩兵力,还是攒下了不少人马的,这一投降,也算是有了本钱,至少,在老朱这里,肯定还能混的不错。

  而张良弼和他的弟弟张良臣,朱标就有些看不懂了!

  这是个什么情况?

  这俩倒是也投降了,可投降没几天,又叛逃了!

  结果徐达自然也是不大客气,当即兴兵,直接平了这两兄弟,前前后后,这两人就好似一个小浪花一样,没掀起多大风浪。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