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1章 刘章所期待的架构体系_曹操的痞军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呃,愚民的手段。”

  曹冲听到这里眉头一皱,不悦道。

  “师尊是说忠孝不好?”

  刘章摇了摇头。

  “非也,此是好事,但还不够好,的确,历史证明,历代帝王通过不断宣扬忠孝的理念,的确是得到了不少忠孝之辈,但同样的,世家也跟着占了不少的便宜,甚至通过一些手段,其暗中得到的远比帝王本身要更多。”

  “比如现在各大世家的隐籍,还有那些个死士……”

  “因此,我一直认为,这种忠孝是不够的,既然不够,咱们就要将其升华一下,就以忠来说,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要远远高于忠于某个个人或是家族。”

  听着刘章的话,曹冲有些似懂非懂,毕竟自从荀子提出天地君亲师之后,忠于君便是忠于国,可如今刘章却单独将国家和民族独立了出来,将君王踢了出去。

  而不止是曹冲,就连庞德公与姜歧二老也都沉思了起来。

  刘章见状,直接问向曹冲。

  “冲儿,你且说说看,国的本质是什么?”

  曹冲闻言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师尊,这国的概念还是您教的,咱大汉之前可没这叫法。”

  刘章摇了摇头,的确,别说是汉王朝,就连后世的各个朝代也一直没有国的概念,国在古代汉语中指的实际上是一片有疆界的地区,例如诸侯国、封国等等。

  那么这个时代是如何称呼后世认为的国家的呢?

  王!

  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之中早就有了明确的文字,古时的人认为,这天下都是属于王的,王的领地也是没有疆界的……

  虽然带着一股狂妄的味道,但在这个时代甚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就是我们关于国的认知。

  所以王这个字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高坐于龙椅上的那个人,同时也是国家的象征。

  可刘章在教授曹冲的时候教给了他一个新的概念。

  “民以血脉亲缘聚而为家,数家之间以血脉相系而为家族,族聚而成村,村聚而为县,县而郡,郡而州,州而国也,是以族群而论,终为一体视为国家、民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章听着曹冲的解释,点了点头,道。

  “是以举国之内,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皆为国之民也,忠于国便是忠于这个庞大的集合体,此策至少延续三代人,则可使民心归附,国家上下凝聚为一也。”

  “如此之国,无论何人破坏国家的安定,则民必群而讨之,此为借众民之力祛私弊之祸也。”

  刘章话音落下,庞德公与姜歧二老皆颔首,姜歧道。

  “有点儿意思,可这约束力似乎有些不足,但有野心之辈掌控了军队依然无法完全避免兵变之祸。”

  刘章闻言摇了摇头,道。

  “这便是先前所说的,将国家的至高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