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朕收回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上甚至早已迫不及待的拿出纸笔,就坐在来时装慰问品的车上开始挥笔疾书。

  他要向陛下奏明这件伟大的义举,要向天下宣扬太子的仁慈伟大,这是崇贤馆的引导劝善之功,更是皇帝陛下的教子有方·······

  承乾一直在跟秦琅聊天,他今天本来都不想回去,他想在帮扶对象家多呆几天,想要马上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制订一个优秀的帮扶对策。

  秦琅笑着告诉他,“这个不急于一时,你们要记住,这是你们的一堂社会实践课,但也仅仅只是你们的一堂课,你们还有其它好多门课程要学,所以帮人很重要,但也得学会兼顾,不能忘记现在自己是学生的本职·······”

  一返回长安,褚遂良马上就把自己路上写就的洋洋几千言呈奏皇帝。

  李世民议事回来,正与长孙皇后聊天,还在谈孩子们被秦琅带偏了。

  “朕如今觉得,秦琅做崇贤馆学士,终还是有些过于年轻了,行事不稳,有些孟浪。李纲年纪太大了,顾不了崇贤馆,你说朕当选谁来接任崇贤馆?”

  ·······

  褚遂良的奏章呈进来,李世民边喝着参汤边翻看着。

  看完,李世民动容。

  “朕收回刚才的话,朕小瞧他秦怀良了,皇后你看褚遂良的这道奏章。”

  长孙皇后接过,细细读过,越读越惊讶。

  “三郎真有翻云覆雨之能也,臣妾更料不到的是承乾和青雀等孩子每次总是能那般轻易的被他说服。”

  细细思来,秦琅从不跟承乾他们做些什么嘴上说教,都是用行动引导。

  如之前养鸡,现在又是结对扶贫。

  “善,大善!”李世民半天前还在恼怒秦琅带偏了太子等,现在却又对秦琅赞不绝口。

  太子等虽然只是在帮扶一家,但这是德,这是善,这是仁,这正是年幼太子最值得天下人称颂的。

  李世民也最想要一个仁善的太子。

  回到长安,秦琅让褚遂良带学生们回馆,并告诉承乾他们,“记得多思考!”

  骑马返回平康坊。

  玉箫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看到秦琅笑着上前迎接。

  存孝和存义两个义子随着进了府,向玉箫请安后,便牵着马去洗涮去了,阿黄则背着手在后面指点。

  府里没有了那些灾民在这生产干粮后,倒是安静了许多。

  晚饭,端上来的是砂锅鸡汤,炖的十分软烂,香郁无比。

  秦琅专门设了一个饭厅。

  家里人实行的是分餐制,一人一张几。

  除了秦琅这个家主外,在餐厅用餐的还会有妾侍玉箫,另外皇帝赏赐给她的那十几个各族美人在府里也是侍妾名份,因此也都在一起用餐。

  存孝存义两个义子,也在一起用餐。

  阿黄是府里的大管家,但却从不肯来餐厅用餐,虽说这位现在也是堂堂子爵,但他向来视自己是府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