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安德鲁也是化学家?(上)_法兰西17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德鲁介绍说:“以半张开状态放置在气球吊篮的外面,伞衣底下带有伞绳,系在人的身上,如果气球失事,即乘降落伞落地。”

  只不过,发明者亚布是一名立场坚定的保王党人,死于1792年的“九月大屠杀”。于是他的发明也被束之高阁,直到几个月前,安德鲁从亚布公寓废弃的马厩里,很是幸运的翻了出来。

  这一切,都要感谢隶属于警察总局管理的地下档案室,从路易十五到大革-命期间,一百多年来的档案管理员们总是喜欢把自己遇到的、看到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保存下来。

  安德鲁最后说道:“两个降落伞器具及其配套工具我已打包好,东西就放在警察总局隔壁,夸尼饭点的地下室里,明天可以派人去拿。”

  对此,库泰勒及时的表示了一份感谢。

  尽管“创业号”氢气球始终是绳索拖拽方式固定于地面,并不是随着信风搞什么自由飞翔,所以安全系数比较高。可一旦有了意外,挂着的两个降落伞好歹也是个不错的保险。

  另一方面,安德鲁之所以不愿意登上氢气球,那是他自身的恐高症在作怪。后世的穿越者绝对没有这种心理疾病,但附身安德鲁之后,麻烦就来了。

  即便穿越者知道借助临床心理学中的“脱敏疗法”,来医治自己的恐高症。

  然而时至今日,安德鲁心理所能承受的最大高度,最多也只是4层楼那般高,而且还必须依托于坚固建筑物的地板。

  至于呆在距离地面两三百多高,而且还是摇晃不定的氢气球的吊篮里,谈的不谈。

  至少是在安德鲁没能爬到十层楼的高度(30米)之前,他是不愿意去做任何冒险的……

  当安德鲁再度停下脚步时,他面对的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如果说的具体一点,这座氢气反应炉,就是由砖石修筑的两座大小不一的窑炉,中间再由几根较粗的铸铁管道与一洼清水池联系。

  而在反应炉的上方,是十多根支柱支撑着的瓦片棚,用于遮阳避雨。四面是没有墙体的,应该是为了保持通风。

  一旁负责解说的洛芒中尉介绍说:

  “建造这座反应炉,通常需要5到7天的时间。此外,刚出来的氢气是热腾腾的,需要等到冷下来气体收缩,注满的气球会瘪下去,于是还要补充充气数次。整个充气过程需要36到40小时。

  所以,一旦遇到战场转移,我们就来不及在前沿阵地搭建反应炉,必须让20名士兵连拉带拽充好的气球,继而在旷野上做徒步行军。好在氢气球本身就是悬浮的,不怎么费劲,只是担心风力的大小,以及实施袭扰与侦察的敌方骑兵……”

  听到这里时,安德鲁还想着询问为什么不适用钢瓶运载氢气的方式,在工厂内部先将氢气液化之后装钢瓶,等到战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