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9章 喜报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内署列各项物资,清点各项盈余。

  这是李承志两日前才下的令,命各部年终总结、盘点,计划来年需要施行的军政两策,并预算诸项支出。

  乍一看,好似已有了些门下省、尚书省的雏形,但李承志心知肚明:这就是个草台班子。

  而如果不做,那就连草台班子都不如。如今至少迈出了第一步。

  所以他才求贤若渴,下定决心要将崔光留在西海。

  包括元鸷与魏子建也一样,李承志就从来没准备放过。这二人皆在地州任过刺史,元鸷胜在军伍,政务要差一些。但魏子建可是后史留名的人物。

  当然,也有可能是如今才只十岁出头的小舅子修史时,稍稍将他老子的功绩夸大了些。但能被孝文称赞,能被素来眼高一等的元恪认可,这位老丈人自然有过人之处。

  但那也只能是之后再论,如今也就只能由张敬之辛苦些,先支撑一段时间。

  不是一般的累,张敬之每日睡觉加上吃饭的时间,绝超不过四个时辰,若非李承志强令,他甚至计划直接宿在衙堂之中。

  但他乐在其中。

  只因但凡眼瞎、心瞎之辈,就知如今被李承志各种嫌弃的这个草台班子,日后会有何种意义……

  太阳已经落山,各房中早已起了灯。李承志放下炭笔,伸了伸懒腰。

  李聪适时的敲了敲门,低声提醒道:“郎君,该用晚食了!”

  李承志沉吟道:“罢了,今日就不在衙中用饭了,稍后回府吧!”

  也不只张敬之一个人累,李承志同样忙的脚不沾地。算算时日,他已有七八日未着过家。

  魏瑜还好,一日中最少要来寻他一次,但高文君与张京墨已然怀胎数月,哪敢轻易出府?

  指点着李聪与李孝先将各样文书整理存档,李承志便先一不起身,出了衙堂。

  主殿在四楼,这一层专为他一人所设,楼下则是文武两堂,二楼则是诸部的临时衙房。

  寻常之时,诸部首脑皆在镇城之外的衙中理事,只有逢要务或是紧要之时,各部主事才会率一二亲信聚于镇城之中。

  就如眼下,已近年节,又恰缝外敌来犯,是以衙中多了不少人。

  下楼之时,各衙也已相继下值,凡主事、佐官见他皆是恭声问候。

  李承志笑语连连,或是道声辛苦,或是关心两句,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模样。

  刚至三楼,李承志下意识的顿足,往中堂的方向看了一眼。只见灯火通明,人影绰绰,但堂门紧闭,显然是张敬之又忙的忘了时间。

  他稍一沉吟,暗叹一声,往中堂走去。

  身为主上,臣下如此卖命,他自然是乐见其成,也能理解张敬之的用意。但人力终有穷尽,更何况张敬之与李始良已然四十有二,予这个时代而言已近暮年,身体早已不复往日。

  若是累趴下,李承志再到哪里去寻他即能信的过,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