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闲话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酿个酒而已,竟要走那么远?

  但也不是没几分道理:南地的酒醇香,北地的酒清洌。若论烈口,自是北地为佳。究其原因,只是因南地潮湿,酿酒所用的粮食晒不干,酒中含水太多的缘故。

  况且这酒还是用来放火的,自是越烈越好。

  不过东西虽好用,却不太好普及:按李承志所奏,十数二十斤粮才能出一斤能起火的烈酒。都抵的上一个壮卒半月的口粮了,委实有些奢靡。

  今日议事,皇帝还征求过诸臣的意见,但大都觉得不合算。不想只是半日,陛下就变了主意?

  怎么想,怎么都觉得皇帝在变着方儿的让李承志赚钱?

  李韶心中一动,想到了李承志摔于殿中的那颗宝珠,及皇帝数次召他,旁敲侧击的问起李承志的一些私事……

  照此下去,假以时日,李承志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六叔(李冲),陇西李氏自然会跟着水涨船高。

  但偏偏,这又是个极不省心的?

  李韶可一直没忘,李承志足有两营以上的战兵,就藏在河西。

  那他这非要将酿酒之地选在最远的河西,就很耐人寻味了。

  若说靠这两营兵,就敢生出什么心思来,无疑于痴人说梦。故而李韶也当这只是李承志未雨绸缪,以备后路的手段。

  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李氏也确实该备些手段了。不然就如三叔(李辅)一家,到大祸临头时,竟连个逃命落脚的地方都无?

  罢了……

  李韶暗叹一声,只做不知,慢悠悠的说道:“置于凉州也无不可。若你心急,可先一步差家臣于河西选址。我自会与诸郡知会……”

  李承志狂喜。

  但稍一转念,他又犯起了嘀咕:李韶不会是看出自己的意图了吧?

  不然为何就像是自己刚瞌睡,他就送来了枕头?

  但这种话,他哪里敢问出口?

  而如李韶这种宦海沉浮数十载,经惯了大风大浪的老狐狸,又岂会在脸上露出端倪?

  李韶呵呵一笑,又指了指北园:“那里制的就是豆腐吧?既然来了,就一并看看……”

  李承志点着头:“匆匆入门,竟还未向夫人问礼?”

  李韶挥着手,风轻云淡的说道:“应是与你母有些知己话要讲,不看连老夫都支了出来,怎会容你惊扰?不急,若是说完,自会差人来唤……”

  知己话?

  应是在商量着张罗自己与张京墨完婚之事吧?

  还要上高府问礼,这才是最让人头痛的。

  阖京上下,能与祖居李氏扯上亲戚关系,且够份量的,就只有李韶诸兄弟。但偏偏,陇西李氏素来和高肇是死仇?

  害得李承志至今都没寻摸出,该请谁当媒人合适……

  转着念头,李承志随李韶下了角楼。

  ……

  中堂内,郭玉枝与郑氏隔着一张几案,分座两端。

  郑氏虽保养得体,但毕竟是五十多岁的年纪,早已是头发花白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