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葫芦僧判葫芦案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猛的一滞。看看郭玉枝,又看李承志,再看看郭玉枝,再看看李承志。

  怎就如此之像,还这般年轻?

  看着哪像母子,说成双生姐弟,也绝对无人怀疑。

  再一细瞅,郭氏脸上泪迹未干,眼中还透着几丝惊惧,分明就是我见忧邻的娇弱佳人,但怎就比奚康生、杨大眼之流还要勇猛?

  心下一叹,皇帝又冷声道:“元乂,你可知罪?”

  元乂头皮猛的一麻:怎会如此?

  皇帝问都未问经过如何,三司也未审定,怎就突然判自己有罪了?

  他猛一抬头,往于忠、元雍等人脸上扫去。元雍自知事关重大,就如老僧入定一般,只是瞅着脚下,连眼神都未斜一下。

  只有于忠眼珠直往下垂,意思是让他应下来。

  怎可能?

  便是要死,也该死个明白才对?

  急切间,元乂猛的翻起身来:“秉陛下,郭氏入城之时,只提及来自关中,要入京寻亲,并点明是姑臧伯,才让臣误以为诸般财货皆是姑臧伯贪贿所得……

  之后诸般,皆是怕引起百姓围观,堵住城门之权宜之计。便是臣让禁卫攒射,也只是虚张声势,以及尽快慑服李氏之众……至于见财眼开,谋财害命等,更是无稽之谈,望陛下明查……”

  明查?

  朕问的是这个么?

  皇帝幽声道:“朕只问你,近百禁卫,皆是甲胄齐备,刀弓在手,怎就会被一介弱女子执一条木棍,杀的溃不成军?至于你……”

  稍稍一顿,元恪看了看元乂腿上的伤,又瞅了瞅比郭玉枝还要柔弱三份的张京墨,万分不解的问道,“七尺大汉,且是利刃在手,竟能被人质反杀一刀?”

  陛下啊陛下,那是木棍么?

  是足圆一尺,长有丈余,至少也有二十斤往上重的辕木。你去军中看看,能单手挚的如同令旗般的能有几人……

  正自抱怨,元乂悚然一惊:原来皇帝恼的是这个?

  惊惧间,元乂竟生出几丝急智,咬牙道:“秉陛下,故有郭氏勇悍之因,但也并非是臣等无能……而是因心慈手软,怕误伤人命,故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样啊?”

  不知为何,明知元乂是狡辩之词,皇帝竟也不生气。而是转过头来问着郭玉枝:“郭氏,你可知罪?”

  想起李承志的交待,郭玉枝猛一低头:“宫城之下擅动刀兵,且殴伤了朔平司马与诸多禁卫,这两桩俱是大罪,民妇自是知罪!”

  委实太过出乎预料,元恪都有些懵:“既已知罪,为何还要敲那登闻鼓?”

  意思是你还告那门子状?

  “陛下明鉴……”

  郭玉枝一声泣诉,声音好不悲凉。眼泪“簌簌簌”的直往下掉,好不可怜。

  “被朔平司马扣押之财物价值何止千万金?这些财物,俱是以备我儿购宅、娶亲之用。若是丢失,妾以何颜面叩见李氏之列祖列宗?

  故而斗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