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灞波儿奔和奔波儿灞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等,绝对能哼大半段出来吧?

  再不行,流行歌曲会不会唱:像《最炫民族风》、《爱的初体验》、《燃烧我的卡里路》、《大花轿》、《纤夫的爱》之类的,用民乐演奏绝对倍儿好听。

  这都要没记住,《欢乐斗地主》会不会?

  干过县乡公务员的体会最深,只要遇到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晚等等这种节日或是那种献礼,没别的:演起来吧!

  况且李承志前世长的一点都不比现在差,是单位妥妥的文艺主力军。年年练、年年唱、年年演,换头猪也能记几首经典民乐和舞稻。比如《百鸟朝凤》、《象王行》之类的。

  但李承志觉得这些音乐大都震憾不足,所以他准备来点热血上头的。

  不多,李承志先定了四首:《好汉歌》、《铁血丹心》、《世间始终你好》:就射雕英雄传主题曲,“吼、哈……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那首,还有一首是《男儿当自强》。

  要是排练的时间够,可能会加两首喜庆些的:比如《好运来》。或是欢快些的:比如《三美戏八戒》、《八戒背媳妇》……全乎了!

  至于后世的音乐放到南北朝,古人会不会欣赏?

  李承志一丁点都不担心:音乐无国界,更能超越时空,好听的总归是好听的。

  《男儿当自强》好不好听?

  是黄霑从唐时的《将军令》中摘出来的。

  《沧海一声笑》好不好听?

  改编自西晋时的《梅黄三弄》……

  隋时的宫廷九部乐,唐时的宫廷十部乐,其中承自周、秦、汉、魏等朝古乐的只有清商乐一支,剩下的全都属于“四夷五方歌曲”的范畴,且大都传自河西和西域。

  而这些全都是北魏历代皇帝的功劳。目的自然是为了民族大融合、及促使鲜卑尽快汉化。因此北魏是历朝历代音乐发展极为迅速且多样化的时期。

  只要好听,李承志用古筝弹一曲《致爱丽丝》都没问题,而且保准叫好又叫座!

  所以真不是李承志会的太多。只要不是文盲,运气不要差到喝水都塞牙的程度,穿越到古代的出路还是挺多的……

  自泾州东来,一路闲的发慌,李承志无事便会拿起来练一练,唢呐和笛子已吹的颇有火候。

  至少很少卡壳……

  拿起唢呐时,本是要吹《八戒背媳妇》的,但瞄到魏瑜嘴角留着残奶,正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望着他,李承志玩心大起:童颜、童音,长的还这么喜庆?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给你吹一首,要不要?”

  魏瑜眼睛一亮,刚要点头,又猛的想起了“去年一滴盯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蠢不死你?”李承志讥笑道,“那是诗,这是曲!难不成我还能在曲里骂你?”

  哦,也对!

  魏瑜头点的飞快:“要要要……”

  等李承志吹完,魏瑜高兴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儿:“真好听,这曲叫什么?”

  “《灞波儿奔奔波儿灞》!”李承志两眼笑眯眯,“改天你把魏瑾也带过来,我教你们唱好不好?”

  “竟还能唱的?”魏瑜更开心了,奶声奶气的叫道,“好呀好呀!”

  高文君紧紧的抿着嘴,眼中尽是笑。

  曲子倒是挺欢快,就是郎君这眼神……每次他准备作弄魏瑜时,就是这种表情。

  可怜小瑜儿,被气哭了那么多回,怎么就不长记性?

  这章有点短,说声保歉。明天尽量双更!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