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上兵伐谋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黠的眨了眨眼睛:

  “舅舅宽心,用不了那么多的……我只说阵斩,又没说俘虏……”

  郭存信先是一愣,而后双目一突,像是见了鬼一样的盯着李承志。

  还能这样的?

  自己这外甥,鬼心眼怎的如此之多,在如此庄重肃然的军令中都能打埋伏?

  一词之差,结果却天差地别。

  郭存信都已不知说什么好了……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一句,引申自《孙子·谋攻》,也就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那一篇。

  本意是,即便是以十倍的兵力围歼敌人的情况下,如果强行杀敌,自身也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因此,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古代战争中很少出现阵斩比很大的战例,九成九都是击溃,或是俘虏。

  真要到不得不杀的程度,也只会先俘后杀,比如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

  而且李承志还着重强调了战时法令:听金不退,或擅自脱阵者,当斩!

  在这个前提下,没人敢冒着砍头的风险去抢那点军功,再加这些乱兵的战斗力肯定不怎么样,九成以上是大比例击溃,或是俘虏,根本费不了多少粮……

  郭存信忍不住的一声长叹:自己真是白操心了!

  其实李承志还有一层用意:招降!

  善战者而屈人之兵……

  有能削弱敌人,同时能壮大自己的办法,为何不用?

  如果乱兵知道对面的兵卒只要杀敌就有赏赐,不打仗的时候竟然都有钱粮可拿,战死后,家人还能得到巨额抚恤时,心里会怎么想?

  李承志不信乱兵个个都甘心做贼,愿意死心踏地的跟刘慧汪一条道走到黑?

  消息传过去之后,绝对会有整营整营的乱兵来投。

  至于归降后如何改编,自然是李承志说了算……

  但即便没有当成兵,而是被被改编成了民壮,也比跟着当反贼,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说不定哪天会被官兵清剿丢了命的强。

  看看收编自昭玄寺的那些僧丁就知道了:跟着李承志,竟然比在昭玄寺当佃户的时候吃的还饱?

  脑子吃肿了才会反叛……

  至于人多了怎么养的住?

  和招降士兵是同样的道理:看朝那安定如常,竟连春耕都没耽误,其它县的乡绅豪强就不眼热?

  定是会争着抢着请义师入境平叛,钱粮自然就有了。

  泾州一年的收成拿出一成来,也够养个三五万的部队了……

  包括李承志给应征兵丁发粮也一样:所有人都当他失心疯了,其实全都没算过账。

  眼下营中所谓的战兵,只有这六百骑兵和一千重步,需要每月发粮三斗。

  其余的两千步卒全是辅兵,每人每月只发粮一斗,两部合起来,一月也才发不到七百石……

  郭存信仔细一想,心中更是佩服。

  这便是孙子所言的上兵伐谋?

  比起一昧的阴谋算计,或是硬拿兵卒的命去拼战功,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可笑胡保宗还动不动在自己面前讥笑李承志,说外甥是妇人之仁,别看嘴上叫唤的厉害,真到杀人的时候,心就软了。

  这是连兵书都没读到家,连“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道理都不明白……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