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_忧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方法必然是以聆听为原则。虽然青少年只是小大人,但他们属于不同的族群。只有结合坚强、爱心、言行一致与谦虚,才是父母对待忧郁儿童之道。本来就要依靠父母来解决问题的儿童,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助力。

  有一种独特的忧郁症形式,叫“襁褓忧郁症”,频繁地与母亲分开的小孩,在一岁的后半年会有此症,混合了不同程度的症状,像恐惧、悲伤、爱哭、排斥新环境、退缩、迟钝、发呆、没胃口、失眠和闷闷不乐的表情。襁褓忧郁症有可能在四至五岁时开始演变为“发育不良”。有这种毛病的儿童没什么感情,不喜欢和人接近。五岁或六岁左右,他们会表现得极别扭、暴躁,而且睡不好也吃不好。他们不交朋友,自信心少得可怜,老是尿床,这都是忧郁的表现。有些儿童会变得畏缩,有些则愈来愈古怪和喜欢破坏。由于儿童不像成人那样会想到未来,无法好好组织记忆,所以很少想到生命的无意义。他们的抽象情感尚未发育,不会感受到成人忧郁症的无望和灰心,但性格会趋向消极。

  我碰过一位患有忧郁症的女士,她当时正努力把小孩隔除在忧郁之外,她跟我提到小孩说的一些令她心痛的话:“你知道吗,活着好无聊,我真想死。”他十二岁,已有自杀的念头。“他们会谈到想跟某些人在一起,大多是过世的亲戚,”曾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领导儿童心理科的巴南吉·乔希说:“他们会说想要睡着永远不醒来,有些五岁小孩会说:‘我想死,真希望我没出生。’接下来就会有行动。我们见过许多曾从一楼窗户跳下来的小孩,还有些小孩会一下子吞服五颗感冒药,以为这样就可以死。还有小孩会割腕或割手臂,闷住自己或上吊,很多小孩用皮带把自己吊在衣橱里。这些儿童部分曾受虐待或忽视,但有些这么做的小孩没有合理的原因。感谢老天,好在他们还不够聪明到可以自杀成功!”事实上,他们可能聪明得吓人,在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中,十至十四岁的儿童自杀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而自杀成功的小孩大多使用残酷的方法:百分之八十五使用枪或上吊。就跟他们的父母一样,儿童自杀率随着所受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儿童忧郁症

  可以将百忧解药水或其他药水小心地滴进一杯果汁中给儿童服用。这种药物治疗似乎还算有效。但是,没有足够的研究指出,这些药物疗法在儿童身上如何作用,也不知道是否安全或有效,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院长史蒂文·海曼说:“我们让小孩变成治疗法的弃儿。”大部分抗郁剂都没有在儿童身上试验过效用如何,只有少数经过测试证明对小孩无碍。观察得来的经验差异甚大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