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_忧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忧郁药还有上瘾的问题,这点后面还会再谈。降低性冲动、梦魇,以及其他在选择性血清素重吸收抑制剂药物标示上提及的作用,都是可能发生的糟糕情况。关于抗忧郁药和自杀的关联的报告困扰着我,我相信那和药的效力有关,它让一个原先疲惫得无法做任何事的人有能力再去做事。我承认,我们无法确知长期服用药物的后果,然而最不幸的却是,有些科学家对不良反应不肯如实陈述,却试图建立一种无所不能的百忧解理论,而持反面意见的人又因此错误地鼓吹这是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药物,并将这些观念强加在无知大众身上。在理想状况下,一个人是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的,人的身体会适当地自我调整,谁想吃药呢?《抵制百忧解》这种尖锐无理的书籍中的可笑主张,就像在迎合忧心忡忡的大众心中那最肤浅的恐惧。我为这些愤世嫉俗的人感到惋惜,他们让病人继续受苦,而原本那些良性治疗是有可能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生活的。

  就像生小孩一样,忧郁的极度痛苦也是无法忘记的。直到1997年冬天,我惨痛地结束一段恋情之后才爆发忧郁症。在分手的阶段,我没有崩溃,那对我来说真是个奇迹。一旦你知道任何人都可能崩溃这件事后,你就不再是以前的你了。我们被告知要学习靠自己,但如果你跟连那个可以依靠的自我都没有的时候,这就不太容易了。许多人帮助我,药物也让我重新调整自己,有段时间,靠着这些我还可以过得下去,然而循环发生的梦魇不再是那些外在的、将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而是发生在我内心的事。如果明天一早醒来,我变成了一只甲虫怎么办?每天早上总是在这种叫人窒息、不确定自己是谁的担忧中开始,担心地去检查自己的癌细胞是不是增长了,某些时候又忧虑梦魇会不会成真。那就像我自己转过身来咒骂自己,别再催了,别再指望我太多,我已经自顾不暇了。然而那个对抗疯狂,并感受到痛苦的人究竟是谁?那个被咒骂的又是谁?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精神治疗,生活过、爱过、迷失过,坦白说,我还真的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或什么事情,比药物和意志还强大。一个让自己经历了内在狂暴的我,一个内在统一的我,支撑着脑内暴乱的化学反应和它们最后导致的结果——回归到正常状态。这个自我是化学反应的作用吗?我不是唯心论者,从小也没有宗教信仰,然而在我心中的这条引线仍然支配着,即使是在我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的时候:任何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知道,这不只是复杂的化学作用而已。

  处在崩溃的状态,至少还有一个优点:你可以清楚看见自己发生了什么。外人只能从外面猜测,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