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王上志在霸主还是志在天下?_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回答:“寡人之意并不重要。”

  “我大秦以秦律治国。”

  “秦律是如何论断的,他们便应当被如何审判。”

  “若因寡人的心中不忍便减轻、甚至赦免他们的罪行,这本就是不公之举。”

  吕不韦认真的说:“本相并非是想请王上赦免他们的罪行。”

  “本相之意,在于为天下人求王上。”吕不韦拱手作揖:“请宽政缓刑!”

  这句话自从吕不韦将《吕氏春秋》送给嬴政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说了。

  在吕不韦的设想中,嬴政应该会问起《吕氏春秋》中的法律观念。

  毕竟《吕氏春秋》的法治思想和《商君书》的法治思想截然不同。

  但让吕不韦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嬴政竟然一直都没有发问。

  吕不韦已经有些急了。

  恰巧今日有机会,吕不韦便直接将这个问题甩给了嬴政。

  本相希望大秦能宽政缓刑,王上你愿也不愿?

  然而不等嬴政回答,李斯突然拱手开口:“臣以为,宽政缓刑,秦民亲而和之。”

  “严刑峻法,秦民敬而畏之。”

  嬴政看向李斯发问:“卿亦以为大秦该当宽政缓刑?”

  李斯却摇了摇头:“非是臣以为该当如何,而是王上以为该当如何。”

  “敬畏与亲和并无孰对孰错之分,只在于王上之决断。”

  这就是李斯和吕不韦的区别所在。

  李斯内心深处同样埋藏着宽政缓刑的心思,更不愿见天下人受苦。

  但除非事关自身利益,否则李斯绝对不会跟嬴政对着干,而是把路告诉嬴政。

  国家该怎么发展,大王您说了算,您说啥就是啥!

  您来掌舵,我就是个划桨的。

  但在划桨的过程中,也即具体拟定章程的时候,李斯就会选择更温和的具体方法交由嬴政来决断。

  如果嬴政依旧坚持严刑,那李斯也会立刻照做,等之后有机会了再上谏书。

  嬴政若有所思的发问:“如何进行决断?”

  李斯沉声回应:“据王上之志而决,据治国之图而断!”

  “若王上之志在强兵息争,一统天下,则当施严刑峻法。”

  “若王上之志在做诸侯盟主,与六国共处天下,则当施宽政缓刑!”

  嬴政心脏猛地一颤。

  若志在一统天下,便当施严刑峻法吗?

  看着那一双双哀求的目光,嬴政心中的怜悯缓缓转向坚定。

  今日,数百人哀求于寡人,求寡人减轻罪责。

  但诸雄争霸时,死伤数万的大战何其多也!

  孰轻?

  孰重?

  嬴政目光复杂的看向吕不韦:“这便是至仁忘仁之道吗?”

  “寡人,受教!”

  看着嬴政拱手而礼,吕不韦人麻了。

  本相教你‘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主要是为了让你理解至德不德,该对嬴成蟜下狠手的时候就别犹豫。

  结果伱却重在钻研至仁忘仁,而且还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

  吕不韦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