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暖暖秋风(二)_东晋隐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摆上张躺椅午睡,说是能感受到自然的味道。”

  “臭小子,毛病奇多!”卫夫人笑骂了一句,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坐在另一张桌子边,“我瞧着你在写,是什么?”

  谢道韫微微一笑,“正想请您醒来以后,帮我看看呢。”

  说着,便去了王凝之身边,将纸拿来,摊开在桌面上。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母三迁?”卫夫人疑惑地看过,“为何会写此事?”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谢道韫坐在她身边,缓缓说道,“您说,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是在孟子成名后,才广为流传呢,还是在当时,她三次迁家,便已经有人议论?”

  “孟母三迁,虽多次,但家中并不算什么富豪,所以能迁徙之地,大略都在邹城中而已,她这般行为,必为人所议,只是广而流传,想必是孟子成名后吧。”卫夫人想了想,回答。

  “嗯,”谢道韫点点头,“孟母为子三迁,在当年,想必也没少遭人非议,若不是孟子后来有成,恐怕她也要成为一个笑话。”

  “恐怕是的。”

  “虽都在邹城,但她不过一个普通妇人,想必如此大费周章,也是生活得很不容易,甚至连个周围熟悉的人都没有了。”谢道韫淡淡说道,“换做寻常妇人,又哪里有勇气去做这些事呢?”

  “孟母刚强,实为典范。”卫夫人缓缓说道。

  “嗯,若不是她三迁,又如何能给孟子一个合适的学习成长环境呢?有时候想想,恐怕我也是做不到这一点,”谢道韫顿了一下,“我今日来,夫君与我谈起您的故事,总觉得您或许有她一半的刚强。”

  “为何是一半?”卫夫人觉得有趣,问道。

  “孟母为了孩子,宁愿委屈了自己,四处奔波,恰如您今日,为了师叔,而困局京城。这是一半。”

  “可孟母最终为孩子选择了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地方,您却没做到,这是另一半。”

  “没做到?”卫夫人疑惑。

  “是啊,”谢道韫微微一笑,“孟子少而好学,天资聪颖,故孟母为其寻到一处适合他的地方。”

  “若是孟子少而好武,体魄威猛而力大,那去这学宫所在,倒不如个武馆了。您说是吗?”

  “人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有最大的能力,这话没错。”卫夫人点点头。

  “所以,我觉得您没做到,”谢道韫缓缓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