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兵临城下_大明抄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一个大粮行的老板,罪名是囤积居奇、抬高米价……

  “李县令……李知府,手腕倒是果决。”

  方休看得暗暗点头。

  他一路前行,遇到守备关卡便绕路,不紧不慢行往知府衙门。

  只是连街面上都有守备,知府衙门更是重重把守,远远还有三条街的距离,便已经寻不到没有关卡的空隙。

  方休也不在意,放出神识,往衙门中探去。

  里面人来人往,各类公文来往不停,只是李枚不在,吴品也不在,只有几个师爷在抄写文书。

  哪去了?

  正疑惑,忽听旁边传来一声呼唤:“两位公子,可是要参报义军?”

  方休转身。

  是一处关卡守卫的士兵,见方休与元景玉胎徘徊止步,才来询问。

  谷/span这士兵应是个头目,看修为已在通身期。

  “义军?”

  方休反问一句。

  “公子不知?”

  那士兵反而诧异,抱拳道:“城外白莲教虎视眈眈,城中守备不易,知府已经发文招募义军乡勇,一同护城。若积下功劳,知府必会上报朝廷,赐下重赏。”

  他顿了顿,又道:“我见二位公子仪表堂堂,自有一番风度,料想不是俗人,才有此一问,若是我看差了……”

  “在哪处报名?”

  士兵面色一喜,赶忙给方休指路。

  方休谢过他,很快便寻到地方,靠近南城门的一处广阔校场。

  校场里挤着乌压压的人群,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

  此处虽无多少戒备,但方休神识一扫,立时发现几位真人、宗师、金刚,坐镇校场各处,比起知府衙门,这里反倒还要安全些。

  神识漫入校场里头,终于看见吴品的身影。

  他埋头在公文堆积如山的桌案前,似乎已有许久不曾休息过,面色憔悴,双眼黑得吓人。

  “吴典史!”

  一个盔甲散乱的将领策马奔来,摘鞍跳下身,几乎是冲进营房里,焦急叫道:“指挥使急报,投敌的两个千户所,已经有一个冲破指挥使的包围!”

  “什么?”

  吴品眉头一拧,起身行到营房中的沙图前。

  方休神识扫过,很快看明白沙图上的情形。

  扬州城外有五个旗子,想来应是扬州卫原本的五个千户所,但如今却只有三个旗子标着扬字,另有两个旗子,是白色莲花图案。

  三个扬字旗横在扬州城前,将两个白莲旗阻隔在外。

  那将领在吴品的示意下,拿起一个白莲旗,在沙图上轻轻一划,绕过三个扬字旗,直逼扬州。

  “今天入夜之前,就会兵临扬州城下。”

  将领一脸沉重道:“城中定然还有白莲教徒,里应外合之下……”

  “不用担心。”

  吴品摇摇头,目光直直地盯着那枚白莲旗,低沉回道:“知府早已料到此节,才让我来此招募乡勇义军。再加上都供府余下的高功高僧,以及扬州书院的老学究,守住城门不难。”

  “知府竟然料到了?”

  那将领面露惊讶。

  “放心吧,尽在知府掌握之中。”

  吴品一笑,摆手道:“将军先去休息一会儿,养精蓄锐,以待贼人。至于军情,我会派人转送知府衙门。”

  那将领松了半口气,这才告辞退下。

  而校场外的方休听得眉头微拧。

  他自知府衙门而来,分明看见,衙门中的文书,都是经师爷们抄录集合之后,再往校场这边送来。

  李知府到底躲在哪?

  他摇摇头,没有多想,行入校场之中。

  “两位公子是要参保义军,请问高姓大名?”

  “宁采……头。”

  “啊?”

  登记的官吏听得疑惑,这是什么怪名字。

  方休笑道:“我叫宁采头,这是我胞弟宁摘首。”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