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天命圣僧,抄书修行_大明抄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赠给大师。”

  另译一版?

  这不还是断了原主财路?

  悟真大师听得奇怪,忽而心中一动,开口道:“我听说,方观主曾得鬼宗传人看重,赠予一只鬼将护身,这《非人经》的译者,是否……”

  方休脸色转冷,打断道:“大师若是另有谋算,那就当我没说过。”

  “方观主误会,我并非这个意思。”

  悟真大师赶忙转开话题:“若是方观主愿意再译一版,我定然有厚礼相酬!”

  看方休的神色,定然是被说中,这《非人经》就得自那鬼将!

  勾离妖国远在两界山之西,人迹难及。

  唯有鬼宗!

  镇守两界山中的阴阳通途,才有机会,又有本事,从勾离妖国,带回荒佛遗书。

  以鬼宗的地位,想来那只鬼将也不会与方休主仆相称。

  他们的关系定然更复杂些。

  故而这本《非人经》,方休才不好作主。

  若是先与方休打好关系,未必没有机会跟那鬼将搭上线,再借来原版《非人经》。

  即便不成。

  退一步只得方休的译版,能有两份译版对照,各取所长,也相当于半份原版在手。

  想到这里,悟真大师又道:“方观主若是想学习勾文,我佛门有见心通与见舌通,最适合不过。”

  来了。

  方休心中一笑,面上却故作疑惑,问道:“我是道门弟子,也能修行佛门神通?”

  “世间有唯一真谛,何拘两门之别?当年昆仑坐论时,吕祖……”

  悟真大师正打算说,吕祖也跟荒佛学过不少神通——这是佛门之人惯常用来抬高自己的说辞。

  一想到这会儿要讨好方休,他硬生生改口道:“吕祖与荒佛互通有无,各自证得大道与真谛,两门传承也因此有颇多联系。道门有避水咒,佛门有避水通;道门有乘龙咒,佛门有乘龙通……虽是不同手段,却是相同应用,足可见两门关系之近。

  “佛门弟子能催动法咒,道门弟子也能施展神通。”

  悟真大师说着,便结一个手印,凭空从手中变出一本经书来。

  “这是须弥通,与道门袖里乾坤之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先解释一句,才将两本经书递过来:“这是《金刚诸法品》,诸法非诸法,是名诸法,诸法皆是空,唯有一名。抄此经百遍,自可领悟见心通与见舌通。”

  “抄书就能领悟神通?”

  方休接过《金刚诸法品》,将信将疑。

  那我岂不是天命圣僧?

  “佛门有八识六度之说,这六度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

  悟真大师一笑,慈眉善目道:“经中有真谛,抄经、听经、参经,都是在参悟真谛,正是智慧度。”

  方休一想便明白。

  这抄经百遍中的百遍,定然是个虚词。

  若与佛有缘者,也就是悟性高,不用百遍也能抄出神通来。

  可若是无缘,抄再多遍也只是一屋子无用花经。

  方休又细问六度修行法。

  悟真大师乐得跟道门弟子传教,便将六度一一说明。

  佛门弟子修行,只要符合六度,待灵光一现,悟性通透,自然便能领悟神通,甚至进一步打开八识。

  例如悟真大师跟方休传教,正是六度之首,布施度中的传法布施,也是在修行。

  就是方休只欲偷学几道神通,哪会有改投佛门的打算?

  悟真大师这布施度的修行。

  眼看是肉包子打狗。

  这会儿,那牛头已经晕死过去,被老狱头提走,又换一个宁王府下人,继续拷问。

  鞭风血雨,惨叫连连。

  却一点没碍着另一边的两人传教论法。

  也不知,这大牢到底是地狱,还是禅房。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