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三章 包拯很生气_带着系统来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霸州,当城寨。

  宰相庞籍、枢密使包拯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

  此时的包拯如历史中倒是一样,全程黑脸。

  苏石竟然被逼反了。

  包拯在忻州得知消息的时候,惊怒的是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但凡是能入朝做相公的人,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包拯同样在汴梁城留有眼线,当所有事情的经过传来之后,他先是气得大怒,然后就是不顾风度般咆哮大骂,在到最后,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早在半年之前,得知苏石被一群书生堵在府中的时候,包拯就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妙。为此,他三上奏书与官家,最后一封奏书更是直说北境需要苏石,不如就把他派到这里来,由自己看着他,为此,他可以拿全家的性命担保。

  这件事情对于包拯而言,已然是很出格的事情。

  历史之中的包拯,之所以惩罚贪官,便是与皇族对上也依然敢于硬刚,完全就是因为他的原则,那就是只做分内之事。

  尤其是当了开封府尹之后,包拯所做的一切,都是本职,这就让想要攻讦他的人都无从下手。

  至于职责之外的事情,包拯采取的是从不参与的态度。

  如此知进退,懂分寸的臣子,自然是每一个皇帝都喜欢的,这才让包拯的生涯中,少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与其它的清官与能吏往往都得到不好的结局是完全不同。

  可这一次,为了苏石的事情,包拯第一次管起了闲事。

  这其中,除了包拯与苏石是忘年交,私下关系很好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包拯知晓苏石在军事上的厉害。

  苏石有办法弄来很多的粮食,这应该就是他有钱的原因所在。

  有了粮食,大家就可以吃饱饭,大家就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且更重要的是,苏石买来的这些粮食,从不用朝廷拿钱,且更不会苛待下面的将士。

  就像是苏石已经离开北境一年多了,但这里还有很多百姓念着他的好的原因所在。

  苏石打仗不用朝廷之银,说是他傻也好,说是觉悟高也罢,可结果都是好的。

  苏石手段很多,指挥打仗时更像是在画着一件艺术品,作为他的敌人,往往会生出一种防不胜防之感。如此,三族都在他的手中吃了亏,都不愿意与他为敌。

  正是苏石的才能,让原本带着必胜之心的三族最终都不得不铩羽而归。

  苏石,颇是有一股子汉朝大将霍去病封狼居胥附体之意。

  他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有能力,但做事也是如此的高调。

  这样的一个人,存于赵宋之中,即是福也是祸。

  用好了,他就是一把利剑,可以把一切的威胁斩于萌芽之中。

  用不好,利剑同样可以伤了自己,这也是让人担心的事情。

  苏石年轻,疾恶如仇、性格耿直、脾气一上来,他只认道理不认人。这算是一种好的品质,但这样的人做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