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8章草木皆兵_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诺!”一提及赵匡胤的身体,四将便是在憋屈也只得拱手领命。

  一面雕刻着免战二字的木排挂在了樊城城头上,城下的杨延嗣,秦用等人见此情况,纷纷下令士卒士卒摇旗呐喊,并宣扬赵匡胤死亡的消息。

  这个消息赵军当然不信,但汉军人多,三千个人,三千张嘴,转眼间便勾勒出赵匡胤的数百种死法。赵匡胤终究不在,没见到赵匡胤,这股谣言便会慢慢被赵军所相信。

  接下来一连几天,汉军都在杨延嗣等将的带领下前往樊城挑战。赵军虽然拒不出战,但士气却被汉军打压得越来越弱,由于赵匡胤迟迟没有出现,城中谣言渐起。

  但奈何赵匡胤眼下需要静养,不能见他们证明自己是安全的,因此这谣言,赵普止不住,只能压着。

  一晃十余天过去。

  刘辩的两路援兵,诸葛亮派出麾下大将姜维,并鲁智深,李瞬臣,‘花’荣等将,将兵三万来与刘辩汇合。

  长安方向诸葛亮与高思继坐镇,司马懿终究是个见缝‘插’针的主。眼下此处大战,他定是密切关注,长安若是兵马调走过多,司马懿肯定会出兵攻打关中,因此长安只能调三万兵马。

  谢安升任此战总指挥,因此这些兵马的调动都是由谢安负责。

  长安赶来的兵马谢安将其放置在宛城一带,在南阳的北方布置防线,防止兖州发兵来救赵匡胤。

  南郡方面,汉军共计兵马有十三万左右。

  其中荆州降兵占据八万,五万水师,三万步卒。五万水师如果在夏口前线,三万步卒则在江陵。

  除此之外,还有刘裕从南阳带来的五万兵马,两万水军在夏口,三万步卒在江陵。

  如今南郡的局势便是,夏口有七万兵马,江陵有六万兵马。

  原本刘裕是要直接领兵前往夏口指挥,与江东神作书吧战的,但刘表却突然死亡。因此刘裕不得不延后,为刘表治丧,稳定荆州内部的情况。

  如今距离刘表死亡,也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刘裕施展手段,稳定了荆州的局势。

  赵匡胤兵马虽在樊城,但身为总指挥的谢安,却并未让刘裕的兵马北上,过江来围攻樊城。

  一来是刘裕的地位,若是刘裕过江,谢安担任总指挥,岂不是让刘裕尴尬?

  因此谢安只是令刘裕在南郡当阳县一带布置防御。

  同时谢安传令夏口水军,派甘宁率领一万水军,赶往汉水,在南郡境内的汉水河段布置防御。

  这一招既能拦截赵军,又能打击江东援兵。

  江东兵马若要出兵相救,就必须从江夏出兵,要么沿着汉水一路抵达樊城。要么进入南郡境内,让赵匡胤逃入南郡,他出兵接应。

  为了让赵匡胤选择逃入南郡,汇合江东兵马,谢安也是下了大力气。

  草木皆兵!

  谢安用出了历史上对付前秦的一招。

  樊城方向汉军只有兵马五万,跟赵军持平,说实话想要拦截赵军有点不大可能,但想要让赵军顺着自己的计策走,只能用计。

  就在赵匡胤休养的十天之后,草木皆兵的计划启动。

  故布疑阵,谢安令汉军士兵在樊城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建立营寨。樊城南面濒临汉水,无法建立营寨。

  三个营寨距离樊城不远不近,大约五里左右。

  这个距离视线模糊,谢安使草木做兵,扎稻草人‘混’杂在士兵当中,营寨四周,每日骑兵,好似大股兵马抵临。

  围三缺一。

  樊城三个方向都得包围,便只有从南方逃亡。而南方则是南郡,若是赵匡胤逃往南方,便会面临刘裕的阻拦。

  距离赵匡胤受伤已经将近二十天有余,赵匡胤伤口已经结痂,城外如此大的变动,赵匡胤也终于按耐不住,出了密室,会见麾下众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