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张合的使者离开之后,糜旸便真如方才他所答应的一般,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原地扎营。

  当糜旸的命令发出后,周围的一众汉将中,有几人的脸上浮现了不解的神色。

  但在众人面前,这几人没有当众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等其他汉将离开前往安排扎营事宜,且糜旸的营帐先被搭起来后,那几位汉将跟随在糜旸的身后进入了营帐中。

  糜旸见赵云等人没有离去,反而是跟着自己进入帐内,他就大致猜出他们几人是所为何事了。

  坐下之后糜旸便将目光望向站在他身前的几人,然后徐徐问道:“诸卿可是觉得孤方才的命令有何不妥?”

  虽说眼下以糜旸的威望,他在汉军中的话几乎等同于圣旨。

  但糜旸不是喜欢独断专行的人,他一向很鼓励帐下的大将向他提出不同的看法。

  当糜旸的问话落入赵云等人的耳中后,他们不由得纷纷对视一眼。

  紧接着军中身份仅在糜旸之下的赵云,便出来对着糜旸言道:

  “方才张合使者所言,表面上看似无大的问题,可张合归降逆魏已数十年。

  以他的才能与声望,纵算在我军收复长安后,他犹可以不失礼待。

  更何况眼下长安尚在贼军的手中呢?

  事出突然,易有蹊跷,还望大将军三思。”

  赵云可以算是这几位汉将中性格最沉稳的那一个人。

  所以从他的话中可以听出,他个人是不太相信张合归降一事的。

  而在赵云说完之后,一旁的黄权也上前进谏道:

  “臣认为张合突然请降自有情理,无非是如往年一般,想以献长安之功邀功于大将军,从而希求在我大汉飞黄腾达而已。

  然臣以为纵使张合愿意归降一事为真,我军也不必驻足长安数里之外。

  为万安计,大将军应尽快率军包围长安城。”

  相比于赵云,黄权是愿意相信张合归降一事为真的。

  这是因为黄权出身名门,一向看不起那些背主求荣的人。

  在主君败亡,势力败落的事实下归顺,那叫识时务,根据一些情况,还能冠上良禽择木而栖的美称。

  若没有以上那两点前提,甚至还让自己成为主君败亡的关键因素,这不叫识时务,就是纯粹的卖主求荣。

  张合在官渡之战中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是很明显的事。

  对于这种背主求荣之人,黄权是不齿的。

  不齿之余自然也能更容易接受张合再次背主求荣的可能。

  至于赵云所说的那点疑虑,黄权觉得也解释的通,并在他的建言中说出了他的看法。

  但相信归相信,黄权还是认为要先率军将长安城包围起来更加稳当。

  在黄权说完后,站在他身后的几位汉将脸上流露出赞同的神色。

  看来那几位汉将,对黄权的建言是更为认同的。

  而糜旸在分别听完赵云与黄权的建言后,脸上却露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