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五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致定下梁州的政治中枢架构后,糜旸便又将精神转向梁州的军事方面。

  从军事这一方面对于糜旸来说,掌握梁州的兵权乃是他的重中之重。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勐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这是当初糜旸离开成都之时,诸葛亮教授糜旸的一段话。

  因为深知诸葛亮这番告戒是十分正确的,所以自糜旸离开成都后,他一直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中。

  现在时移世易,成为梁州牧的糜旸,亦不曾忘记这一点。

  兵权,顾名思义就是兵马的所有权。

  现在梁州中,一众正兵的所有权是十分驳杂的。

  因为这两年以来,汉中与汉兴二郡的指挥架构,一直在不断变化着。

  在指挥架构不断变化的同时,糜旸大部分时间还在外征战,在这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下,梁州一众大军的兵权是分散在诸将手中的。

  例如目前在梁州中,有一位大将手中的兵权,就比糜旸还多。

  那人正是梁州中的二号人物——征北将军、汉中太守吴懿。

  要知道在梁州中,可以称为糜旸嫡系的汉军,一开始就只有他从荆州带来的那一万而已。

  剩余的数万梁州军,很大一部分原先都是汉中的士卒。

  在魏延担任汉中都督时,吴懿本来就是汉中的二把手,而等魏延被糜旸调离汉中后,吴懿论资排辈顺利成为汉中的一把手。

  理所当然的,汉中的大多兵权亦顺理成章在糜旸不在的时候,被吴懿所接管。

  枪杆子中出政权,若无法将梁州的所有兵权收归己身,那么糜旸就无法在梁州做到言出令随。

  这种情况是糜旸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必须要想个办法,尽快将梁州的一众兵权收回。

  可是这兵权却不好收。

  突然收部下的兵权要有一定的名义。

  名不正则言不顺。

  最重要的是糜旸想的是要将梁州的所有兵权收归己身,不是有条件的收回一部分兵权。

  而要想完成这个事情的话,吴懿的态度与想法就十分重要。

  但只要想想就知道,吴懿肯定是不愿意主动将手中兵权交出的。

  别说吴懿了,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手中安身立命的兵权被突然收回。

  而若吴懿不配合糜旸的话,尽收兵权这件事无疑就会困难重重。

  因为论地位吴懿虽然的官职没有糜旸高,但他亦是外戚,而且他的妹妹还是在世的大汉皇后。

  况且吴懿的官职,亦仅仅只比糜旸低一线而已。

  最重要的是吴懿作为久镇汉中的大将,他个人的威望在汉中士卒中一定是很深重的。

  要是糜旸贸然强硬收回吴懿兵权的话,难保吴懿不会做出一些过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