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这样的人,为啥要参加科举?_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说,在徽宗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

  随后,就生下了徽宗。

  神宗也挺缺德的,说什么:“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吾儿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

  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

  徽宗自幼爱好诗词歌赋、骑马、射箭、蹴鞠……

  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堪称一代宗师。

  因为浓厚的艺术情怀,宋徽宗也曾下旨:凡有什么书画诗词佳作,一律直接送往他的御书房。

  这个优先级,甚至堪比八百里急件。

  “退……算了,这次先呈上来看看吧。”

  “以后,朕在处理国事的时候,不得因此事打扰。”

  宋徽宗看了看面前空空的书案,吩咐道。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看看也无妨。

  继承了宋徽宗的记忆之后,他对这些文人的玩意,确实也颇有兴趣。

  本身,这也算是正当爱好。

  原本的那个宋徽宗,是太过沉迷,导致荒废朝政……

  那样,当然是玩物丧志的昏君。

  “是!”

  小黄门连忙走进来,将三张宣纸呈上。

  “元夕晚间在状元楼,上元词两首。”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嗯,确实颇有才华。”

  “可惜,此人为官能力不足。若有写词的一半水平,朕也可以将其委以重任了。”

  宋徽宗拿起周邦彦的词,细细读了几遍,搁在一旁。

  他自己也是词坛大佬,甚至,当得上词坛大家之称。

  哪怕,后世代表宋词艺术巅峰的《宋词三百首》里,他也有一篇入选之作。

  虽然,写词的水平还是不及周邦彦。

  但,点评一番,却没有丝毫问题。

  “《青玉案·元夕》,有些意思,嗯?”

  宋徽宗的目光落在“黄裳”两个字上,微微一怔。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绚丽华美而余味无穷的词句,仿佛一幅长卷一般,在宋徽宗有些失神的眼眸中,急速展开。

  “……确实是绝世好词!”

  “应该不是试炼者!”

  “即便化身苏东坡,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融合,填出这样的好词。”

  宋徽宗又读了两遍,轻轻叹了一口气:“真情实感入词,情景交融为言!这般说起,最后,你写的该是你自己吧?”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强敌压境,国势日衰。

  南宋朝廷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辛弃疾虽洞察形势,欲补天穹。

  却,恨无路请缨。

  只得将满腔愤恨和报国之心,写入词中。

  如今,山河动荡,金人虎视眈眈,蔡京童贯高俅等重臣却一味主和。

  宋徽宗欲开疆拓土,光耀华夏。

  却,无几人可用!

  跟这首词的背景,完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