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四九章 咸阳官制_战国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的官职人选,高原基本都有了一个基本的想法,因此回到咸阳之后,又和张良、李瑛鸿、淳于钟秀、淳于博商议之后,正式决定,内阁由宁戚、申慎、张良、李斯、蒙毅五人组成,宁戚仍为内阁首相、亚相由李斯担任,其他人为内阁阁员。

  六部之中,由耿忠任吏部尚书、严仲任户部尚书、弱顿任礼部尚书、尉缭任兵部尚书、韩升任刑部尚书、姚少司任工部尚书,冯劫任御史大夫,茅焦任大理司丞。

  而军队方面,到是设置了许多新的机构,废除了将军府,而设立五军都督府,统管全国的军权,由蒙武任大将军,主管五军都督府的事务,司马尚任前军都督、姜桓武任后军都督、李信任左军都督、杨端和任右军都督,各领一军。其他的军职,由仲孙奇任咸阳兵马司,主管咸阳城的治安军务,凌风任中郎将,付责王宫、王城的警卫;辛胜任卫尉,付责各部、司官署守卫。赵轩仍任锦衣卫,付责情报收集。

  这样一来,在新的职官体系中,原汉秦两国的官员大体相当,基本达到一个平衡,而各部以下的官员也基本按汉秦官员各半来任命,不过现在汉国的地方扩大了,所需要的官职官位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因此到是能够把目前汉秦两国在咸阳的官员全部容納,不过主要的官职只有那么多,如內阁、六部,有一些官员也就免不了会降低官职,原来是尚书的,降成了侍郎,而侍郎则降成了郎中,诸如此类。高原只能将所有官员的品经全都晋升一级,做为对这些官员们的弥补。

  不过咸阳的官职到是好变,毕竟只有几百号人,而且有许多官职的职能大体相同,只是叫法不一样,因此只用了十余天的时间,就将新的官职人选都安排好了,由于各部门都有原汉国的官员,处理政务到是沒有什么问题,但对原秦国各地方的官职调整,就要麻烦得多了。

  汉国的地方行政和秦国基本相同,都是实行了郡县制度,现在汉国的地方行政区共划分为二十五个郡,分别是:

  秦地:巴郡,蜀郡,陇西郡,北地郡;

  赵地:太原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

  魏地:上郡,河东郡,东郡,砀郡,河内郡;

  韩地:三川郡,上党郡,颍川郡;

  燕地: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辽西郡,辽东郡;

  匈奴故地:九原郡。

  一郡长官称为太守,主管全郡的军政大权;而郡下设县,县长官为县令,主管一县的事务。不过高原对郡县制度做了一些小的调整,将县分为大县和小县,大县改称为州,长官称为刺史,而小县仍然称为县,官职不变。而郡、州、县的其他官员则按照六部的模式设立,地方的公文也分类送到六部,这就是汉国官制的特别之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