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5章 新弹(2)_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枪,李正感觉后坐力比以往略大一些,但他却心头一喜。

  要知道,后坐力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装药、枪支缓冲设计甚至于是枪的导气模式等等。

  如果一支枪在没有改变任何结构的情况下忽然后坐力增大,只能说是装药更猛了。

  只是子弹里头能够填充装药的空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除非弹头设计上有改变导致在装药空间改变,否则装药不可能多装。

  还有一点就是发射药的成分,这也是非常讲究技术的高端活儿,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增大的后坐力意味着子弹的威力增加的同时也并非都是优点,如果控制不好,同样会影响射击精度,比如李正第一枪就觉得后坐力相较于从前的弹药略有增加,这只能靠射手个人去适应,否则只能改动枪支,改枪不是小事,大规模配发的枪要做改进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军工部门是会骂娘的。

  相互矛盾的关键点就在这里,也是需要做出取舍的地方。

  不过一般的狙击手也许会对后坐力非常敏感,可作为军内顶尖的一群狙击手,只要一枪过后就知道这枪和弹的区别在哪,然后自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站在狙击手们的身后,老瘫看着手提电脑上的各靶单着点,有些失望地回头对5号教官和庄严说:“这第一枪,跟他们平时的准头比起来可不咋地。”

  言下之意,还不如之前他们记录下来的成绩优秀。

  作为狙击专用弹制造精度要求高,而且产量也比较小,这样成本也会比较高。

  如果把子弹头设计成完美的细长流线型,一方面会增加子弹头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会降低子弹命中时的空腔效应。

  船型弹头弹道稳定、存速高,精准度相对于传统弹头来讲也更高,这是它的优点。

  压差阻力是由于子弹头部尾部的空气存在压力差造成的,之所以存在压力差就是因为子弹的尾巴因为附面层分离,出现了许多涡旋,这些涡旋使空气压力减小,从而造成压差阻力。

  子弹的形状往往在尾部会收窄,就是为了尽量让附面层推迟分离,有的底部还会设计成凹面来减少压差阻力。

  5号教官问老瘫:“你来不来一动?”

  他认为,理论上来说细长流线型的子弹头的确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增加射程和射击精度,但是要了解到子弹的破坏力当中不仅仅是穿透力,还有空腔效应。

  但这样做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弹头在口径不变的情况下,做成枣核型或者水滴型,弹头等同增加了一截长度,那么子弹的体积不是相当于增加了。

  所谓的船型弹头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弹头形状,不少名枪和高精狙都使用船型弹头设计。

  其气动性能之所以如此优秀,远远超过普通的弹头,就得益于它几乎接近枣核型的弹头设计。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