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7.诱饵_妖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苍古难辨。

  就连活了一千多年,见识颇广的无名,也认不得这些文字,甚至都怀疑这些并不是什么古篆文,而是道家的一种符箓。

  但是,当我们看到石碑底部的末行空处,便是不再怀疑了。

  那里用楷书写着“古帝禹刻”四个字,证实了这巨大的石碑,的确就是传说中的禹王碑。

  而那千年蚌精,以及能够击败无支祁的避水剑,便都是在这禹王碑之下。

  “可这禹王碑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小惜月问。

  无名眯起眼睛,说据传禹王碑上一共有七十七个字,乃是天书,记载了一个震惊千里的大秘密,凡人绝对不能妄图参透,不然后果极其严重。

  吴子轩扶了扶眼镜,表示无名说的对,他身为“八年抗战”的老复读生,和他们高中里的一个年岁颇高的历史老师关系不错,那历史老师和吴子轩算是忘年交,平时和吴子轩一起,什么都瞎扯,告诉了吴子轩不少关于禹王碑秘密的事情。

  确切的来说,禹王碑并不神秘,黄河的各处,都有着禹王碑的存在,只不过是大小各不一样。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北峰,衡山的云密峰,乃至南京的栖霞山,都是有着禹王碑遗址。

  这些禹王碑上,都是有着相同的,不多不少的七十七个古篆文。

  吴子轩的历史老师说,这些古篆文的内容,才是最神秘的。

  古往今来的诸多学者,都是试图破解这禹王碑上古篆文所记载的天机,唐代的韩愈、刘禹锡,明代的杨慎、沈镒,以及近代的郭沫若。

  这些人,全都是相当有名的文人学士,可并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翻译古篆文的意思,基本上都是研究了好几年,也只认得几个字。

  而且,最为恐怖的是,参不透禹王碑上的内容还无所谓,参透了那些内容,才是会发生无比可怕的事情。

  三国时期,一位云游四海的老道士,路经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岣嵝峰头,凑巧看见了禹王碑的石壁。

  他在石壁下好奇地停下脚步,面对着禹王碑的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考证辨认起来。

  老道士学识颇为渊博,从早晨一直到傍晚,认出了七十六个字。

  老道士兴奋不已,正要考证辨认最后一个字,忽然,他感到脚下冰凉,好像被水浸了一般。

  他低头一看,只见自己正站在水中!

  他再回身一望,洪水就要齐天了!

  他吓得面无人色,一下把刚才考证辨认的所有碑文全忘记了。

  此时,只见那洪水,随着他忘记了碑文的内容,一下子全退了。

  老道士望着退去的洪水,想着那刚才的景象,心凉胆颤。

  他这才是明白,那禹王碑上的一定是天书,普通百姓不得相认。

  于是,他立刻下山通告全城:“禹王碑文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否则洪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