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4章 创办宗教大学的想法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了。只不过,马林打算,在修5米宽的水泥路时,在中间线上,全部切刀。这是为了防止水泥路面热胀冷缩。

  虽然,马林眼下使用的粉煤灰水泥热胀冷缩的性能很好。但是,以后普及水泥使用后,肯定不能还全部使用粉煤灰水泥啊。毕竟,粉煤灰来源有限。普通的水泥路,肯定是最普通的硅酸盐水泥。那种水泥铺设的路面,必须切刀,不然路面容易坏。而且,路面中间线切刀后,也能把水泥路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再制定下交通规则,左右互不干涉,也能大大方便交通。

  不过,马林来制定交通规则的话,肯定会选择靠右行驶的。不像英国佬弄的那个靠左行驶,让人别扭死了。很多去英国的人都反应,对那边的交通规则,极为不适应。

  而且,现在欧洲还没有交通规则啥的。马林来制定,很容易形成统一的标准。尤其是,以后马林要征服英格兰,他决定——必须让腐国人接受靠右行的交通规则!不然罚款!

  趁着现在春耕结束了,马林决定,让这支施工队,继续修一条从奥里希到埃姆登港的水泥路,以方便两个城市的交通。以后,马林还打算修建从奥里希到奥尔登堡城和明斯特城的水泥路。

  这样一来,几个主城之间的交通方便发达了,也有利于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和影响。秦朝和罗马,都分别推行了驰道和罗马大道,就是为了对偌大的国家加强控制能力。

  事实上,对于德意志地区而言,水泥路并不是那么迫切需要的。因为,德意志地区本来就不大。尤其是,马林现在只占据了德意志西北角的一块土地。

  但是,水泥路对于美洲,那就影响巨大了。美洲太大了,没有水泥路,你根本无法对遥远的地区形成有效的统治和影响。

  原本历史上,英国人之所以在北美东海岸要划分出十三个州来,而且各不统属,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十三个州各自为政。这也为后来老美的联邦制埋下了伏笔。

  马林更青睐中央集权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更能发挥国家实力。而且,对于殖民地来说,本土的人最怕的就是殖民地失去控制。因此,在殖民地,更加需要中央集权。否则,北美从英国独立,就是榜样。

  所以,对于北美的统治模式,马林早就想好了——官员全部由本土派出。未来会全部由大学生担任,马林将会组建大学,培养有行政能力的大学生。然后,派往殖民地各个地区,绝不给当地人染指政权的机会,哪怕是移民后代。

  殖民地的人想要从政?可以,但必须先去本土上大学,洗个四年脑。然后,回到美洲后,也不许在家乡任职。这一点,要学习明朝的家乡规避制度,避免地方乡党的形成。只要地方上的人不抱成团,那么,他们就没啥威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