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4章 圈地和海盗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盘呢。

  除了以上四大舰队外,马林还打算设立第五舰队,专门负责远东地区的安全。比如,维护台岛的安全,并控制日本海域。所以,第五舰队也可以叫做“远东舰队”,或者“日本舰队”。

  这边也是马林的重大利益所在,马虎不得。所以,组建一个强大的舰队,是必要和必须的。

  要知道,东亚地区的海盗,也是很厉害的,不容小觑。原本历史上,自从嘉靖时代海上贸易兴起后,大明东南沿海的海盗也开始猖獗起来。后来,甚至成为明帝国极为棘手的外患,还催生了戚继光和俞大猷这样的名将。

  当然,眼下海上贸易刚刚开始,大明东南海盗行业尚未兴起。这个时候,马林只要组建起强大的舰队,狠狠地打击一番海盗,甚至来个杀无赦。如此,就能在萌芽状态遏制住大明东南沿海海盗的泛滥了。

  ……

  有了这五大舰队,北海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基本上就能得到保证。别的国家想要挑战北海国的海洋霸权,也得问这5支舰队两百多艘战舰的火炮答应不答应。

  而除了这5支舰队,在未来,马林也打算通过利益交换,取得南非地区。然后,在好望角设立第六支舰队,用来阻拦一切想进入印度洋的非法船只。毕竟,海盗的危害,马林一清二楚。

  但不管怎么说,海盗们想要进入太平洋,要么走麦哲伦海峡,要么走好望角。只要控制住这两处要地,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海盗威胁太平洋地区。至于大西洋地区……马林只能说尽量打击海盗行为了……

  但原本历史上,海盗最猖獗的其实是英格兰。而这个时空,马林注定要吞并英格兰的。只要管理好英格兰,海盗应该不会那么猖獗。

  要知道,英格兰历史上之所以海盗猖獗,除了英国朝廷暗中支持外,圈地运动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失地农民失去了生计,又不想进入毛纺工场当一天干活十几个小时的毛纺工人,也不愿意当流浪者。那么,出海冒险当海盗,就成了他们很重要的选择。

  说到底,很多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英格兰一个圈地运动,既为英格兰毛纺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人来源,同时,也为英格兰海盗船提供了足够的海盗来源。

  而法国为啥不出海盗?人家农民土地没有被圈占,在家种田种得好好的,有病了才去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去当海盗?

  但是,祸兮福所倚。谁又知道,英格兰圈地运动这样的恶事,居然催生了英格兰海盗行业的大发展,并将英格兰推上了海上强国的地位。

  说白了,英格兰成为海上强国,竟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逼的——那么多农民失去土地,才会有很多人选择出海冒险当海盗的。而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为了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竟然无耻地大力支持海盗事业。然后,英格兰这个弱国(相比法国和西班牙)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海上强国……

  ……

  不过,那是原本历史上的事情了。因为马林的出现,现在英格兰的失地农民都会有出路。如此一来,他们就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当什么海盗了。

  但是,马林也设了坑,会让一些没有打渔天赋的失地农民破产。然后,被迫因为欠债给马林当水兵去。所以,以后英格兰依然不失为海上强国。不过,却不是因为海盗而兴起,而是属于官方海上实力的强大……

  因为,英格兰原本历史上,海盗的兴盛虽然促进了英格兰海上力量的强大,但同时海盗也会反噬英格兰本身。在17世纪后期,英格兰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后,那些原本抢掠西班牙人的英格兰海盗,竟然开始攻击英格兰的殖民地。无奈之下,英格兰只能立下严苛的法律,逮住海盗就处死。用了几十年时间,英格兰海盗才衰落下去。

  所以,马林肯定不会借鉴历史上英格兰这种“海盗崛起”模式,而是打算采用“大国崛起”模式,让国家掌控海上力量,而不是任由甚至支持海盗发展……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