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2章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党名称,自然怒气爆发。

  所以,有无锡籍的言官上疏,要求禁止《桃花扇》的演出……

  说起来,也是马林疏忽了。虽然东林党出现在明末,发起人也是万历年间的顾宪成。可是,东林书院却是早就有了。而且,东林书院还是北宋时期就出现了。

  东林书院的创建者,乃是北宋理学大家程颢的“四大弟子”之一的杨时创办的,来头不小。

  所以,尽管在顾宪成之前,东林书院并未出过什么大佬,但仅凭其来头,就让人不敢忽视。

  要知道,程颢可是理学开派祖师。恰巧,明朝尊奉“程朱理学”为正统。所以,即使东林书院尚未出过什么顶级大佬,可东林书院的出身摆在那儿,属于理学一脉“根红苗正”的书院。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大佬,无锡士子的反击,也让人有些吃不消。李清儿不得不找马林求助,马林想了想后,决定不让步。

  为啥?这就是马林故意如此的。若是屈服,那岂不是白谋划了?但无锡东林书院出身的文官和士子们的指责又不能不回应……

  最终,马林在《桃花扇》开场时加了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然后,就一推二五六了……

  ……

  但东林书院出身的文官士子们显然不甘心,于是上蹿下跳,想把《桃花扇》给搅黄了,不让继续演。群芳阁不过是个普通的清楼,面对东林书院出身的额文官和士子的打压,也有些吃不消。

  于是,马林干脆直接把戏班子带进了皇宫,推荐给了喜欢玩乐的正德帝……

  但戏班子在皇宫演出当天,正德因为头一天晚上玩得太嗨,看戏时基本在睡觉。倒是张永等大太监,看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张永,非常喜欢王承恩陪同崇祯上吊那一段,还无限感慨道:

  “文官无情,还是我们太监才是真正忠于皇上的啊……”

  得,马林一听,也不寻求正德的庇护了。因为,张永此人,就足以护得住李清儿和《桃花扇》了。

  于是,马林主动帮李清儿说情,说无锡东林书院的文官士子们,因为名字巧合,强烈反对《桃花扇》的演出。而且,还质疑太监的忠心。他们认为,陪着皇帝上吊的,应该是东林诸君子,而不是区区太监……

  张永顿时不乐意了——难得有一部认同太监忠心的戏剧,居然有人要打压?这是不给咱家面子啊?

  当然,张永不是傻子,他先调查了一番,发现东林书院出身的文官和士子们没啥背景和能力后,果断站出来力挺《桃花扇》……

  在目前的皇帝跟前第一红人出面的情况下,实力不够的东林书院一脉,不得不选择了偃旗息鼓。要不然,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

  然后,《桃花扇》一字不改继续播出。只有前面依然加了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纠纷……

  在大太监张永的庇护下,《桃花扇》在大明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扩散了开来,传到了全国各地……

  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后来顾宪成学,故意避开了东林书院。因为,东林书院名声不好,都怪马林写的《桃花扇》啊,这该死的蝴蝶效应……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