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 对李定国的知识改造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定国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对于有知识有文化的先生,李定国还是非常尊敬的。

  不单单是李定国,就算在起义军之中很多人也都是对有学识的读书人很尊敬的,这就是古代普通人对读书人的一种盲目崇拜,认为他们天生高人一等,这也是为何古代书生可以那么清高的说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原因。

  王先生跟众人点头示意,紧跟着拿出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写完这几个字王先生看着众人道:“谁来说说这句的出处啊?”

  听了这话立刻有积极分子举手,先生道:“你说说。”

  “先生这一段出自《淮南子·氾论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积极分子很认真的回答,王先生点点头道:“没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国虽然有常规的方法,但是一切要以利民为本,法律法规虽然也有固定的条例,但是依旧要以符合时宜最好,如果改变有利于民,咱们就要改变,如果法律已经不合时宜,咱们就应该修改法律。”

  “所以今年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一个变字,老规矩,脱离实际讲为政,都是耍流氓,咱们今天就看看大明与蓝田的行政区别,来判断一下,为何大明日渐衰落,而蓝田却日益兴盛。”

  王先生开口说着,众多学生聚精会神的听着。

  王先生的政治课之所以最受人欢迎,是因为他虽然会从一个古籍里掏出一句话,但是却不是简单的翻译一下,而是要结合事实讲为什么如此,让人通过实际对比,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明与蓝田的区别非常大,若是摊开讲,今天一天也怕讲不完,咱们就从直观最根本的一方面来讲吧,咱们首先讲一下税收,前面几节课咱们也讲了,大明为何衰败,其根本原因是朝廷入不敷出,为何入不敷出,究其根本原因,地主豪绅土地兼并,并且对土地人口隐瞒不报,导致大明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诺大的帝国,没有经济基础,自然很容易就崩溃了,这就是咱们前面几节课讲的大明衰败的内容,谁没记住,回去再好好复习一下子。”

  王先生说着继续说道:“今天咱们就用前文提过一嘴的税收作为例子,给大家讲一下,大明的税收,一直是按照人口收税的,因此咱们县尊曾经说过一个很风趣的说法,叫做人头税,按照人头交税,别管是八十老翁,还是刚出生的儿童,都需要收税。”

  学生们齐齐点头,王先生道:“本来这个律法制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