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7章 朕是不是最没用的皇帝啊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听评书的人可能听过这样的故事,说李自成打进BJ城的时候,是大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献降。

  其实呢,这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在李自成攻BJ的六年前曹化淳就告老还乡了,可能还秘密的给朝廷做点工作,但是他当时根本就不在BJ城啊,你现在硬说是他开得彰义门献降,莫非这老阉货还会空间传送的法术?

  而且这件事不单现代有争议,当时还打过官司呢,明朝亡了之后,当时明朝已经投降的两个‘重臣’杨博,杨时茂,就参了曹化淳一本,说当年打开城门献降的就是曹化淳,请求顺治皇帝处死曹化淳。

  不过后来顺治却帮着曹化淳证明其清白,为此曹化淳逃了一命还特地写了首诗。

  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史不真。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首诗,你就能看出老曹当年多么无奈,老子干了一辈子缺德事,什么罪过老子不敢认,可是你这无中生有的开彰义门献降,我不能认,杀头罪过我都可以认,可是没做过的你不能诬陷我啊,老曹委屈啊。

  实际上根据《明季北略》上记载,开城门投降的是兵部尚书张晋彦,驸马朱纯臣,而且开得也不是开彰义门,而是正阳门与齐化门。

  而为何把屎盆子扣在曹化淳的身上,这明显就是要推卸责任,想要告诉天下人,大明亡在阉党之手,不是我们这些士大夫啊,我们一个个都铁骨铮铮,最后是太监把大明国卖了。

  说白了,这就是士大夫阶层的甩锅。

  而之曹化淳开城投降这个说法这么流行,第一是清朝修的《明史》里面确实有曹化淳开门投降的谣言,但是咱们前文已经提过了,明史,那就是扯犊子的,毕竟里面张献忠还杀过六万万人呢,这难道也是真的,大明有六亿人口吗?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太监在百姓眼中的路人缘太差了,加上士大夫的宣传也就成一股风气了,近代时,咱们金庸老爷子的《碧血剑》里面也借用了这一点,这一下子知名度就打开了。

  就跟三国演义神话诸葛亮一样,人家诸葛亮压根就没草船借箭,更没有空城计。

  所以老曹是个混蛋不假,但是对崇祯还是忠诚的,也是崇祯手下难得能干事情的人。

  这一次崇祯把曹化淳叫进宫里,主要就想知道一下李朝生准备大婚,他能否利用一下子。

  “陛下。”

  宫内御书房,崇祯坐在椅子上,周皇后立在崇祯身后,他是来给崇祯送吃的,结果就被留下来旁听,崇祯的原话是:“朕无一事隐瞒卿。”

  于是周皇后也旁听了,在御书案的前头,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大太监曹化淳,一个是皇帝贴身大太监王承恩。

  这两位可以算是太监界的顶峰人物了,这时两个人恭敬的弯腰站着,崇祯喝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