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章桓王到江南与奏折到京_知否从袁家庶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从兴听到这句话,顿时愣住了,他没想到桓王会说出这句话来,桓王说完之后,也反应了过来。

  不过索性这是自己的亲舅舅,到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以后要在谨慎些才行,自己可不能大意啊,看来以后要少喝酒了,这喝酒误事啊。

  而此时徐辉祖的书房里,也是热闹得很啊。

  “先生,您说这位桓王殿下,能不能把事情办成啊?”徐辉祖问道

  “侯爷,其实桓王办不办的成,我倒是不担心,我担心的反而是另一件事情。”何言道

  “嗯?先生说的是什么事儿啊?”徐辉祖道

  “侯爷,这位桓王不见那些倭人,可是没打什么好主意啊。”何言道

  “先生是说离间之计?”徐辉祖道

  “侯爷高见啊,这位桓王打的正是这个主意。”何言道

  “那先生可有何良策?”徐辉祖道

  “侯爷,这次桓王用的是阳谋,想要彻底解决是不太可能了,不过他算漏了一点。就是您京里的姑母。”何言道

  “先生,那袁文殊可不是,能被亲情束缚住的人物啊。”徐辉祖不解道

  “侯爷,那位桓王打的是三足鼎立的主意,但是咱们可占着地利啊,您想啊侯爷,就算银子给西北分了一半,那又能如何?”

  “这次的事情只要成功了,那倭国就任我们予取予求了,既然能有一个那么大的矿山,就必然还有其他的。”

  “我江南物产丰富,瓷器丝绸更是抢手得很,为何要盯着那银矿呢?那银矿就算真如定襄侯所言,储量丰富。但是每年又能开才多少呢?”何言道

  “哎呀,先生说的是,还是眼界太浅了,竟然被银矿迷了眼,一叶障目了,丢人呐,真是太丢人了。”徐辉祖道

  “侯爷您这是当局者迷,不像我旁观者清,这倭国的银矿,只是我江南的立身之基。”

  “这银子吗,还是要落在和倭国通商上,而且这生意的份额,也可以分给西北一半。”何言道

  “先生,这银矿给他袁文殊一份也就罢了,怎么这生意也要给啊?”徐辉祖道

  “侯爷,我江南一系是楚国公一手建立的,但是他最后是个什么下场?”

  “侯爷,这当父亲的靠得住,可不代表这儿子也靠得住啊?楚国公的前车之鉴,您可不能重蹈覆辙啊。”何言道

  “嘶,先生大才,请受我一拜。”徐辉祖冲着何言躬身行礼。

  何言见了也没阻拦,而是受了这一礼然后开口道:“侯爷,要想真的站稳这第三足,我们还需要外力帮助。”

  “而您在京城的姑母,就是一个很好的联系,您和那袁文殊之间是天然的盟友。”何言道

  “听先生一席话,令徐某人茅塞顿开啊,悔不该让先生,去做那危险之事啊。”徐辉祖说完又是一礼。

  “侯爷您言重了,身为门客幕僚,本就该为您分忧,这都是何某的分内之事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