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火(一)_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片平静的河北小山村,西柏坡村。

  在毛泽D住的院子里,毛泽D、周恩L、朱D、刘少Q、任弼S研究着粟Y的建议。

  举行淮海战役正是毛**考虑的方案。只不过,站在战略全局的毛**准备先打黄焕然第七兵团,而不是先打两淮之敌。

  毛泽D站在作战地图前,指着徐州地区“十字架”位置,说:“好,好,好!这是极利于各个击破的阵形。尤其是东段,兵力薄弱,又均非蒋JS的嫡系,粟Y建议从这里开刀,眼光不凡,确是大将3度。”

  周恩L说:“我看粟Y和我们想到一起了。”

  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D、军委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刘少Q都充分肯定粟Y的建议符合中央九月会议精神。

  此时,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有60万人,与国军徐州方面的总兵力相比虽然还处于劣势,但已相差无几。而且华东、中原两支野战军连战皆捷,土气旺盛,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已完全连成一片,中原解放区也日臻巩固,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力等基本上有了保障,已具备了歼灭徐州集团的必要条件。毛泽D判断,其中的黄焕然兵团不久将由徐州地区回防新安镇地区,而位于陇海路运河以东的新安镇,正好是华东野战军由山东地区南下打两淮的必经之路。要打两淮,须首先歼灭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的黄焕然兵团。

  经过仔细研究,中G中央军委、毛泽D批准了粟Y的建议,而且准备打一场大的歼灭战。

  毛泽D看出,在所提四个方案中,粟Y是属意第一个方案的,从战略上看,正如粟Y所说的,举行淮海战役可以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国军退守江边,有利于尔后华东野战军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并为尔后渡江南进创造有利条件。从战场形势看,徐州“剿总”所属的邱兵团、李兵团、黄兵团集结在徐州周围,而在淮阴、淮安及海州、连云港却只有为数不多且战力不强的几个军,是淮海战场上国军的薄弱部位,取胜有较大的把握。所以,举行淮海战役也正是毛泽D所属意的方案。然而,作为最高统帅的毛泽D,比粟Y更高一筹。此时,毛泽D已经打好了复电的腹稿,他完全同意粟Y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但是他要在此建议基础上作出重大补充和调整,这就是先打黄焕然兵团,而不是先打两淮之敌。

  9月25日19时,毛泽D起*了中央军委致电华东的饶和粟,并告许世Y、谭震L、王建A、刘伯C、陈Y、李D的电报,提出下一步战略部署。电报一上来就明确表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