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七章小会2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好了,别高兴太早了,三千多万两银子,一千五百吨,不好转运啊!”朱由校想起这个问题,也有些头痛。

  这可不是后世,直接转账就完事的,以此时的道路交通水平,天南地北的银子想要运送起来,非常的困难。而且,这些银子都是普通的银锭,不是现在同行的银元,是不能直接花的,存在地方也没有用。

  “是啊,除了少部分运送了银两到京师外,大部分都是在地方,还需要内府派人去收取银两。”李之藻也有些头痛,钱多了有时候也不好办,尤其是在古代。第三四七章小会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一时有些沉默,也不知道该如何办。

  “要不,就地花销?反正都是银子,老百姓也接受。”宋应星见众人默默无言,自己提出了个想法。

  “不行!”第一个反对的却是内阁那边的毕自严,“如今银元好不容易逐渐流通开来,百姓也接受,渐渐摒弃银两的使用,若是就这样花销出去,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就完了。”

  在内阁中,他是负责全国财务方面的事情,对于这个尤其敏感。

  “嘿嘿!”宋应星讪讪一笑,退了下去。

  “陛下,微臣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陛下能不能借军队一用?”看到这,掌管着大明你皇家银行的王承恩倒是有了些主意。

  “你说。”朱由校饶有兴致的看着他,这段时间没见,这曾经的家奴太监,如今却是历练出来了一番气度,也不想刚开始那样,老是奴婢奴婢的自称,有了那么些文人大臣的样子了。

  “是这样的,如今内府收入也不差,在各地都有商号,可以让商贸部统计下,在各地有多少银两,交换就是,至于这些银锭,则集中到各省的省府,然后由陛下派出军队押解回来。至于不够的,则从京师调集银两到地方补足,然后在筑路时花销出去。”

  王承恩侃侃而谈,颇有刚才李之藻的那副指点江山的样子。

  他的一番话,听得众人频频点头,这确实是个可行的法子,钱先让地方天宫商号供应,不够再内府补足,这一来一回,就有了大量的时间差,借着这个时间差,三千万两银子中,总是能动用些的。

  这是朱由校第一个想到的,而和显然,徐光启也是想到了这点,他又可以向皇帝借银子花销花销了。尽管这三千万两要花出去,但可不是一次都用完,而是批次进行的,趁着这个人时间,稍微挪用下也没啥。

  徐光启算盘打得噼啪想,心里想着,他的嘴角不由自主的翘起一丝微笑,看起来像个老狐狸。

  “承恩,你想要哪只军队?”朱由校问道。

  “羽林军。”王承恩毫不犹豫的答道,不过,他许是看皇帝脸色有点严肃,又连忙改口,“细柳军也行,再不行,让秦将军的城防军帮忙也好。”

  “行了,羽林军就羽林军吧,对了,你怎么不要骠骑军。”

  “李屠将军杀气太重,性子粗疏,不太适合。”

  “哈哈。”这番话逗得一干人等哈哈大笑。

  在之后,朱由校和十一个中枢大臣们互相商量了下筑路的细节,到底如何干,怎么干,什么时候开始,等等等等。

  第二天,报纸就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起来,全国筑路计划正式开始,在海量的宣传下,地方的百姓们都期盼起来,筑路要人啊,这样在农闲的时候,他们又可以赚到一份工钱了。

  【作者题外话】:好吧,今天只有五千字,刚好把我要写的东西都些万了,剩下一千字也不知道赛啥进去,就先这样了,让我喘口气,等下就要上班了,苦!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